很多朋友对于金坛图书馆 *** 时间和金坛图书馆进入需要什么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属于哪个市哪个区
金坛秦属曲阿县,隋改金山县。唐代时,因重名,遂取“勾曲之山、金坛之陵”,更名为金坛县。1993年撤县设市。属于常州市下辖的县级市,又名金沙、良常。
金坛地处江苏省南部,为宁、沪、杭三角地带之中枢。金坛前身为金山县,于隋大业末年(617)建置。唐垂拱四年(688),因东阳郡已有金山县,又因茅山华阳洞内有“金坛百丈”,遂更名为金坛县,由此沿用至今(1993年11月10日金坛撤县建市)。1987年,全县辖22乡、6镇和6个国有场圃,隶属江苏省常州市,县0所在地金城镇。全县总面积975.49平方千米,其中陆城南风光带地面积781.27平方千米、水域面积194.22平方千米。地势自西向东倾斜,俗称“二山二水六分田”。西部为丘陵山区,属宁镇山脉东缘的茅山山脉的一部分,面积约223平方千米,更高山峰茅山大茅峰海拨372.5米。东部为地势低平的平原,是太湖平原的一部分,面积约752平方千米。境内有大小河流216条,总长512千米。东南部的洮湖(又名长荡湖),境内面积0.82万公顷,是江苏省十大淡水湖之一。地属北 *** 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1987年,全县总人口520052人,有 *** 、 *** 族、满族等4个民族,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9.9%。
金坛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自唐至清,登进士者228人,其中状元4人、榜眼1人、探花2人。古今著名人物有唐代诗人储光羲、戴叔伦,明代医学家王肯堂、清代训诂学家、经学家段玉裁,近现代的《神曲》译者王维克,《民立报》主编徐血儿,数学家华罗庚、物理学家汤定元、地质学家孙枢、自动控制学家冯纯伯、生物学家王志新、物理学家周远等先后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 *** ),还有人造地球卫星功臣钱骥、法学家扬兆龙、教育家段力佩等。
【气候特点】乡村风光境内地势平坦,河流密布;属北 *** 带季风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降水量1063.5mm;日照充足,日照率46%;年平均气温15.3°C,无霜期228天;年平均湿度78%。
地处长江三角洲腹地,境内河网密布。西部为茅山山麓,有巨大的地下盐矿,和石灰石、玄武岩等多种矿产。农业方面,主产稻谷、小麦、茶叶、绒蟹等。
金坛是中国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之一,近年来,先后跨入中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全国百家明星县市;全国首批80家小康县市;中国科技实力百强县市和全国卫生城市行列,农村生产已初步形成了45万亩优质水稻、10万亩优质河蟹、5万亩青虾、3.2万亩茶叶、3万亩蔬菜、1.5万蚕桑、1.2万亩花木、500万平方米食用菌、60万头苗猪、100万只肉鸭等十大农副产品生产基地。
通过大力实施龙头带动策略,形成了晨风集团、丫丫集团、江南制粉有限公司苏南面粉有限公司等十多个龙头企业。贸、工、农一体经营格局已初步形成,工业经济协调发展,已初步形成机械、冶金、电子、建材、化工、医 *** 、丝织,丝绸、服装食品等二十个行业,2000余种产品的工业体系,外贸企业已达260多家,中外合资企业达二百家,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着经贸往来。
第三产业兴旺发达,从业人员2.4万多人,建筑业一枝独秀,1998年从业人员5.5万人,完成施工产值30亿元,实现增加值6.8亿元。
中华人民 *** 国成立后,特别是 *** *** 以来,金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迅速。1987年,工农业总产值112269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21372万元。全县粮食总产29.8万吨,油菜籽总产9367吨,棉花总产1184吨,分别比1949年增长1.6倍、4.2倍、16.9倍;水果总产1269吨,增210倍;蚕桑总产1745吨,增31倍;水产品总产10319吨,增5.9倍;茶叶总产1400吨,增万余倍。工业产值90 *** 7万元。1987年全县商品零售总额36068万元,财政收入4674万元。
1987年,全县年供电量19 *** 0万千瓦时,集镇和农村均已通电。有省道2条、县乡公路24条、专用公路10条,总里程271.06千米,1983年成为江苏省之一个乡乡通汽车的县。
经济发展也促进着科教文卫事业的协调发展。1987年,全县有科研机构13家,各类专业技术人员9733人。1978年至1987年,先后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7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41项。全县有各类学校509所,幼儿园396所,加上文化馆(站)、图书馆(室)、广播电视台(站)、 *** 院、剧团、青少年宫等,形成覆盖全县的教育、文化 *** 体系。金坛被国家 *** 命名为中 *** 间艺术之乡(刻纸),是江苏省体育先进县(市),并被国家 *** 列为全国卫生工作重点县、全国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试点县。1987年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5768万元。
金坛矿产资源主要有岩盐、石灰岩、油页岩等十余种。被誉为“苏南之一矿”的金坛岩盐矿,总面积60.5平方千米,矿储量163亿吨,平均氯化钠含量85%。1987年林地面积1.20万公顷,其中成片林0.85万公顷,林木覆盖率12.34%。旅游资源丰富,西部茅山既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又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城区县前街的戴王府(太平天国将领黄呈忠宅第)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储光羲(707-约766),金坛白塔乡庄城人。唐开元十四年登进士第,又奉诏书入中书试文章,制科及第,为一时之秀。继而授冯翊县尉,又转汜水、安宜、任县尉。约于二十一年辞官还乡作《游茅山五首》等诗。后入秦,隐于终南山,与王维递相唱和,遂有"储王"并称之誉,约天宝六载(747)任太祝,世称储太祝。约九载,迁监察御史。安史乱起,因在安禄山攻陷长安后任职,遂下狱,遭贬谪,宝应元年(762)遇赦。约卒于大历无年(766),葬于白塔乡庄城。
光羲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重要作家之一。〈〈四库全书总目〉〉评其诗“源出陶潜,质朴之中,有古雅之味,位置于王维、孟浩然间,殆无愧色。”著有〈〈正论〉〉15卷,〈〈九经外义疏〉〉20卷。〈〈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其文集70卷,皆亡佚。〈〈直斋文书录解题〉〉著录有〈〈储光羲诗集〉〉5卷,今存。〈〈全唐诗〉〉录其诗4卷200余首。
2、戴叔伦(732-7 *** ),字幼公,金坛城西乡南窑村人。童年侍父苦读,稍长拜著名文学家萧颖士为师。"诸子百家过目不忘",曾以"文学政事见称萧门","门为人冠"。大历元年(766)左右,为户部尚书充诸道盐铁使刘晏赏识,在其幕下任职。建中元年(780),出任浙江东阳令,他抑权豪,劝农桑,民赖富庶,政通讼简,奏课为浙东最。贞元元年(785),任抚州刺史。贞元四年,归隐故里,不久被德宗诏为广西容州刺史。贞元五年正月抵容州,加御史中丞,官终容管经略使。四月,以疾上表请度为道士。六月十三日在返回途中客死清远峡。翌年正月返葬金坛城南郊
叔伦工诗,尤擅五律,书法亦笔画疏瘦,婉丽劲疾,不在唐诸子下,其诗以反映当时农村生活见长。如〈〈女耕田行〉〉、〈〈边城曲〉〉、〈〈屯田词〉〉等,大多即事名篇,采用七言歌行的形式,是白居易新乐府运动的先导。他论述诗境的一些名言,?quot;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等,对宁明以持韵派和 *** 灵派诗人产生过较大影响。〈〈新唐书.艺文志〉〉录其〈〈述藁〉〉10卷,已佚。〈〈全唐诗〉〉录其诗2卷300余首,〈〈全唐文〉〉录其文2篇。
3、段玉裁(1735-1815.9.8)字若膺,又字乔林,淳甫,号茂堂,金坛金城镇人。为清代著名经学家,文字、音训诂学家。乾隆二十五年(1760)乡试中举人,是年在北京获读顾炎武的《音学五书》,遂有意于音韵之学。乾隆四十一年,玉裁将新著《六书音韵表》奉教思想家,考据学家戴震。玉裁在京时还结识了清代史学考据学家钱大昕、邵晋涵和桐城派古文大家姚鼐等名家,集思文益,学识精进。之后,他在历任贵州玉屏、四川富顺、南溪、巫山知县期间,均携《六书音韵表》于身边,"每处分公事毕,漏下三鼓,辄篝灯改窜是书以为常"。
段玉裁纪念馆玉裁毕生铭记"不耕砚田无乐事,不撑铁骨莫支贫"的祖训,博览群书,精研不止,30余年共撰写和与其弟玉成合绎的《群经韵谱》,钱大昕序称"此书出,将使海内说经之家奉为圭臬,讵独存古音而哉。"他的《六书音韵表》5卷,分古韵为17部,中国当代语言学家周祖谟认为此书"在古韵学上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他为注释许慎重的《说文解字》一书,使之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自乾隆四十一年起,至乾隆五十九年止,历进出口9载,编著成540卷的《说文解字读》。在此基础上,他又删繁就精心提炼撰成《说文解字注》。60岁之后,他的健康每况愈下,加上晚年五世同堂,物价昂贵,且要筹资刊刻《说文注》,他奋斗13年,终于在嘉庆十二年(1807)写成传世巨著〈〈说文解字注〉〉30卷。为将此书刻成付印,他用去了全部积蓄。历时8年,于嘉庆二十年五月方将全书刻成。书成后声振海内,风行一时,说文之学由此而盛。
玉裁另著有〈〈古文尚书撰异〉〉32卷,〈〈春秋左氏古经〉〉12卷等著作 *** 余卷。
4、华罗庚(1910.11.12-1985.6.12),世界著名数学家,出生于金坛金城镇。他6岁随胞妹入仁劬小家读书,12岁入县立初级中学。在数学教师李月波及王维克的引导下,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初中毕业后,考入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后因家贫而辍学,替父佐理店铺。他利用经营间隙,潜心演算数学题有时入了迷竟把演算草稿当 *** 付给顾客,因此常遭 *** 训入。他18岁那年,因突患难与共伤寒病,终致左腿残废病愈后,受王维克校长聘请,任县立初级中学补习班数教员,不久改任会计兼庶务。此时他撰写的之一篇数学 *** 〈〈六次方程简式之研究〉〉在上海〈〈科学〉〉 *** 发表。
*** 19春,该刊又发表他另一篇数学 *** 〈〈苏家驹之代数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引起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的高度重视。20年8月,罗庚受聘为清华大学图书馆助理员。此后他工学兼顾,用6年半时间读完高中至大学的全部课程,同时学习英、法、德三国语言发表十几篇 *** ,其中5篇发表在美、德、日、印度等 *** 威 *** 的 *** 上,21年他被擢为清华大学讲师,23年担任中华文化教育基金董事会乙种研究员。 *** 25年他被荐送英国剑桥大学留学,两年间,写了18篇 *** ,先后发表在苏、法、德、印度等国的玩具物上,他还彻底解决了解世纪欧洲数学之王高斯提出的完整三角合估计问题,轰动了剑桥,被誉?quot;剑桥的光荣"。 *** 27年,罗庚学成回国,就任西南 *** 数学系教授,兼任 *** 研究院院士、资源 *** 会 *** 。31年完成巨著〈〈堆垒素数论〉〉,荣获一等之一名特奖,
华罗庚公园1935年10月,他应 *** 的邀请,赴美参加由各国数学家参加的研讨若干未决的数学问题讲学会。在美讲学期间,又开展对"矩阵几何"自型函数"、"多复变函数论"、"空间扩张"等方面的研究,均取得了重要成果。后聘任普林斯顿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客籍教授。37年春,他受聘为美国伊利诺大学终身教授。1950年1月,他冲破重重阻挠,携家人回归祖国,出任清华大学数学系教授。1952年7月起他先后负责筹建数学、基本理论数学、数学逻辑、力学、数学物理、应用数学、计算及计算 *** 个研究所(室),担任数学、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数理化学部副主任。他的〈〈多个复变数典型域上的调和和分析〉〉荣获1957年国家科学发明一等奖。1958年,他兼任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数学系主任。从1960年起,他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应用数学的研究方面。是年,他撰著〈〈运筹学〉〉,编著〈〈统筹法平话〉〉、〈〈优选法平话〉〉(以下简称"双法")等通俗读物。他率领推广"双法"小分队到全国20多个省、市讲学,指导运用。1978年3月,他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中国科技协会副 *** 。1983年10月,被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84年又被选为美国科学院120年来之一位中国籍院士、伊利诺大学荣誉理学博士。1985年4月当选取为 *** 副嘛席。6月3日,他应 *** 文化交流协会邀请,东渡日本,进行友好访问和学术交流,12日在东京大学作学术报告时即将结束时,心脏病复发,终因抢救无效而逝世,享年75岁。
华罗庚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安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就不"华氏定理"、"怀依-华不等式"、"华氏不等式"、"普劳威尔-嘉当华定理"、"华氏算子"、"华-王 *** "等。他为中国数学的发展作出了举世瞩目的贡献。美国著名数学家贝特曼著文称:"华罗庚是中国的 *** ,足够成为全世界所有著名科学院院士"。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
5、于敏中(1714-1779),于汉翔孙。清雍正癸卯年(1723)状元于振之弟。字叔子,号耐圃,金坛金城镇人。少时资 *** 过人,读书勤奋,雍正七年(1729)考取举人。乾隆丁已年(1737)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执掌山西试。不久担任山东、浙江学政,掌管所属各府、厅 *** 童生及生员。敏中担任浙江学政期间,考吏拔秀,罢庸补能,按期组织匀举,担任会试总裁,所拔多知名士。因其满腹经纶,文章冠绝一时,书法清秀洒脱,又通熟掌故,为乾隆皇帝所倚重。乾隆 *** (1753)选任兵部侍郎,后改户部侍郎,加太子太保存,期间奉旨编纂《户部则例》126卷。乾隆二十五任户部侍郎兼军机大臣,历时近20年;还就任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文渊阁领阁事先培植职,朝廷谕书多出其手。清廷开设四库馆,他受命为正总裁,与大学士刘统勋力主搜辑〈〈永乐大典〉〉中古书。还担任国史馆、 *** (〈〈清通典〉〉、〈〈清通志〉〉、〈〈清文献通考〉〉)馆总裁。平定四川金川时,敏中负责军书旁午,以书旨功赏戴双眼花翎,画像挂列紫光阁。乾隆四十二年敏中奏准,以纪事本末体撰写〈〈钦定临清纪略〉〉16卷。翌年,又奉旨编辑〈〈西清`砚谱〉〉24卷。还著有〈〈素余堂集〉〉、〈〈日下旧闻考〉〉159卷。卒后赠文襄,赐祭葬。
6、于振,江苏金坛人,字鹤泉,号秋田,一号连漪,出身书香门第。清代雍正元年(1723年),考中癸卯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没多久就进入南书房侍奉。雍正四年,他 *** 湖北学政。由于他擅自增添学额两名,遭到参黜,被贬为庶人。但因他生平学问无所不窥,博览内外典籍,研学精细,见解独特,所以三年后,他又重新由秀才考取举人,并调任行人司司副。
7、王肯堂(1549-1613)金坛(今江苏金坛)人,字宇泰。别号损庵,明万历十七年(一五 *** )进士,选庶吉士,官至福建参政。书法深入晋人堂室。辑郁冈斋帖数十卷,手自钩_,为一时石刻冠。曾授翰林院检付,参与国史编修,著有《尚书要旨》、《论语义府》等。由于朝廷不纳他的抗倭疏议,愤然称病辞职回乡,从此重 *** 少时喜爱的医学。居家期间,他边疗民疾,边撰医书,曾成功的为一位眼窝边生毒瘤的患者行切除术,作过落耳再植术,“以惊驱惊”治愈一富家子弟因科举得中惊喜过度而得的精神病。他广泛收集历代医 *** 文献,结合临床经验以10年时间编著成《六科准绳》。这是一部集明以前医学之大成的名著,书中对各种疾病的症候和治法叙述“博而不杂,详而又要”为历来医学家所推崇。阿魏化痞膏即是《六科准绳》中的经典名方。
他广泛收集历代医 *** 文献,结合临床经验,以10年时间编著成《六科证治准绳》。这是一部集明以前医学大成的名著,书中对各种疾病的症候和治法叙述“博而不杂,详而又要”,为历来医家所推崇。还辑有《古今医统正脉全书》44种,著有《针灸准绳》、《医学正宗》、《念西笔尘》等,为祖国医 *** 保存了许多有价值的资料。
2021年1月,《小康》 *** 社推出2021中国春季休闲百佳县市榜单,金坛区位列第63位。
2020年11月18日,2020年中国茶业百强县排行榜出炉,金坛区位列第85名。
2020年6月,金坛区列入第二批 *** 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苏南片区)。
二、金坛图书馆读者证初始密码
你好请问是问金坛图书馆读者证初始密码是什么吗?金坛图书馆读者证初始密码分别是:
2、 *** 后六位。因为金坛图书馆读者证的初始密码是66,若为自助 *** 机 *** ,默认密码为生日后六位。读者在 *** 处申请办理读者卡时,如本人未设置密码, *** *** 将默认初始密码为“66”(若为自助 *** 机 *** ,默认密码为生日后六位),如需修改密码,可到 *** 处由工作人员办理。
三、看名人怎样读书
1、世界上许多名人之所以成功,与他们善于读书有关。读书有成效,不仅取决于读什么,而且决定于怎样读。以下选择现代名人读书 *** 6例,介绍如下:
2、 *** 先生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那个地方,那么无论到多久都不懂的,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这种 *** 是对陶渊明的“不求甚解”读书 *** 的进一步发挥。它的好处是可以由此节省时间,提高阅读速度,把精力放在原著的整体理解和最重要的内容上。
3、老舍说:“我读书似乎只要求一点灵感。‘印象甚佳’便是好书,我没功夫去细细分析它……。‘印象甚佳’有时候并不是全书的,而是书中的一段最入我的味;因为这一段使我对全书有了好感;其实这一段的美或者正足以 *** 了全体的美,但是我不管;有一段叫我喜欢两天的,我就感谢不尽。”
4、华罗庚主张:读书的之一步是“由薄到厚”。就是说,读书要扎扎实实,每个概念、定理都要追根求源、彻底清楚。这样一来,本来一本较薄的书,由于增加了不少内容,就变得“较厚”了,这是“由薄到厚”。这一步以后还有更为重要的一步,即在之一步的基础上能够分析归纳,抓住本质,把握整体,做到融会贯通。经过这样认真分析,就会感到真正应该记住的东西并不多,这就是“由厚到薄”这样一个过程,才能真正提高效率。
5、 *** 宁教授认为:既然知识是互相渗透和扩展的,掌握知识的 *** 也应该与此相适应。当我们专心学习一门课程或潜心钻研一个课题时,如果有意识地把智慧的触角伸向邻近的知识领域,必然别有一番意境。在那些熟悉的知识链条中的一环,则很有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新发现。对于那些相关专业的书籍,如果时间和精力允许,不妨拿来读一读,暂弄不懂也没关系,一些有价值的启示,也许正产生于半通之中。采用渗透 *** 习 *** ,会使我们的视野开阔,思路活跃,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
6、著名史学家白寿彝认为,“读书之读,似应理解为书法家读贴读碑之读,画家读画之读,而不是一般的阅览或诵习。”
7、冯亦代说:“我在看书时,每逢看到好处,不免自己的身心也进入书中的‘角色’。好像演员在舞台上演戏,演到好处,不由得为所饰剧中人的‘角色’左右”。
8、散文家余秋雨提出:“应该着力寻找高于自己的‘畏友’,使阅读成为一种既亲切又需花费不少脑力的进取 *** 活动。尽量减少与自己巳有水平基本相同的阅读层面,乐于接受好书对自己的塑造。我们的书架里可能有各种不同等级的书,适于选作精读对象的,不应是那些我们可以俯视、平视的书,而应该是我们需要仰视的书。”
9、孔丘的“学思结合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0、子思的“五之法”:“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11、王充的“古今法”:“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
12、韩愈的“提要钩玄法”:“记事者必提其要,篡言者必钩其玄。”
13、朱熹的“三到法”:“要口到、眼到、心到。”
14、徐特立的“古今中外法”:“把古今结合,中外结合,变为我的。”
15、陶铸的“细嚼慢咽法”:“做学问的功夫,是细嚼慢咽的功夫。”
16、谢觉哉的“挤钻法”:“没有时间,挤;学不进去,钻。”
17、邓拓的“积累法”:“古今有学问的人,有成就的人,总是十分注意积累的。”
18、巴金的“苦学法”:“苦学能够战胜一切。学问的宫殿不分贫富都可以进去。”
19、赵树理的“淘金法”:“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
20、华罗庚的“厚薄法”:“书由厚变薄是阅读能力提高的标志。”
21、冰心的“创新法”:“读书恨与古人同。”
22、李准的“先浓后淡法”:“先浓后淡更有味。”
23、李政道的“杂七杂八法”:“我是学物理的。不过,我不专看物理书,还喜欢看杂七杂八的书,多看一些头脑就比较活跃。”
24、陈善的“出入法”:“既能够钻进去,又能跳出来。”
25、 *** 读书,弥漫 *** ,精骛八极,而善于收束 *** 。他对中外典籍的精神、心境、情趣之领略重于资料的积累。观其钞古碑,可知心情之郁积;观其日记购书单,于美术史之覃思精研,开掘之深,涉足之广,即令专业美术史家,也当咋舌敛手。他的知识藤蔓构架迁延广大,思想之停蓄因此稳当厚重。那的确是一种弥漫,不是扬琴的颗粒状,不是提琴的收束,而是像手风琴一样的弥漫。
26、钱钟书读书,精锐挺进,浩瀚渊深。量大如重峦叠嶂,山高水长。其气势如鹰击长空,纵横裕如,略无阻碍;其全面 *** 如综合部队,兵种齐全, *** 现代,周密而充满活力。他是错位文化的整形 *** ,是五 *** 文明史的刑侦 *** 。先生旧学邃密,新知深沉,所向披靡,无坚不摧。然而,即令美国国会图书馆那样的藏书量,也“居然有那么多钱教授不要看的书”(董桥语),可知读书选择的必要和重要。
27、董桥读书法,则如训练有素的别动队,穿 *** 自如,干练迅捷,屡有出人意表的战果及斩获。读书在彼,如攻城略地,速战速决,而建设(抽绎、概括)还要超过攻略。推敲其读书法,但见选择高明,如闻金石声,显系注重知识之再生能力;绿意盎然,大有四季常开,花香不败的意蕴。是一种“荡漾着优越感”的读书法。
28、李敖读书姿态罕见之 *** ,如一硕大公园,推倒围墙,吸纳周遭风光,而自有一中心。其于知识信息、资料之吸收,则不论王子与贫儿、芝兰与败草、琥珀珠钻与牛溲马勃,俱兼收并蓄,来者不拒。他以写代读,读写一体,资料海堆山垒,然见解每为过剩信息所掩,识之者,初则惊奇,继之也难免乏味。虽然,其食量亦如拉伯雷《巨人传》一流人物,仍称别开生面。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金坛图书馆 *** 时间和金坛图书馆进入需要什么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