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上海市财政收入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宝山区财政收入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本文目录
一、...市GDP和财政收入(单位:亿元) 图表2:上海市财政支
1、(1)图表1表明近年来上海市地区生产总值(GDP)不断增长,财政收入逐年增多;图表2表明上海市财政支出逐年增多,对教育、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的投入逐年增加。
2、(2)在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关系上,经济发展是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增长的基础(经济发展是源,财政收入是流,经济发展了,财政收入也逐步增长);财政收入的规模决定财政支出的规模(财政收入的增长,财政支出也逐步增长);财政支出是财政收入的目的,支出的增长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为增加财政收入创造条件。
3、(3)在 *** 收入分配中,要合理确定财政收入的比重和增速;财政可以在社会保障支出和补贴支出方面,加大对低收入人群特别是农民的扶持力度。
二、上海 *** 待遇
各区区直单位的科员一年到手十五万左右,正科级别17-18万左右。 *** 的科员大概18万左右。工作满五年给一次 *** 房贴,科员18万,副科19.6万。
上海市 *** 某单位,入职8年,月工资11000+,公积金4000+,年底考核奖金3万+,一年全包21万左右。
上海某省厅公务员,研究生,试用期月到手5100,公积金1500,年终1万。转正后工资涨了,月工资9500,公积金2600,重大活动奖1.5万,十三薪,还有年终3.3万,一年全包20万左右。
上海某区 *** ,法官助理,入职4年,试用期那年年收入在8万左右;转正后一年全包18万;入职第三年的时候全包在19.2万元。公积金不高,试用期1200每月,入职第二年2000每月,入职第三年3600每月。
上海市郊区, *** ,副科,入职4年,年入全包20W。
上海市两办之一,级别正科,研究生,入职4年,年到手加公积金共20万。
上海市 *** 部门,年收入15.5万。
上海市某单位公务员,入职8年,2020年到手18万,基本属于吃喝不愁,买房无望的水平,2021年涨工资了,年收入能涨四五万吧。
三、上海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多少
上海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16.2%。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上海市财政局数据,上海全市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743.2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下降8.9%,是全国财政收入的16.2%。财政收入指国家财政参与社会产品分配所取得的收入,是实现国家职能的财力保证。
四、2015上海的经济总量
上海与全国一样,经济增长对投资的依赖度下降,逐步由拼资源向拼智力转变。但与全国不同的是,上海经济增长对投资依赖更低,创新驱动力更强。2013年和2014年,上海仅以3%~5%的投资增速支撑了7%~8%的经济增长率;而全国要用15%以上的投资增速才能支撑7%~8%的经济增长率。
上海产能过剩的矛盾不突出,而城市运行安全矛盾逐步突出。从产业发展瓶颈看,全国面临的是融资难和生态环境硬约束突出,而上海产业发展更多面临的是 *** 约束。
(一)2014年上海经济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预计全年GDP增速达到7%
2014年上海经济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其中,“稳”主要表现在“四个平稳”:一是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从全年经济走势看,前三季度全市GDP累计增速分别为7.0%、7.1%、7.0%,波动幅度仅为0.1个百分点,较为平稳,没有出现大起大落。二是物价保持平稳态势,1-10月份全市居民消费 *** 上涨2.7%,其中10月份上涨2.4%,明显低于3%的年度控制目标,在较低的通胀水平上实现了中速增长。三是就业形势平稳,截至10月末,全市新增就业岗位58.15万个,提前三个月完成年度就业创业目标;城镇登记失业人数达24.29万,同比减少1.32万人,没有出现明显的就业压力。四是社会消费基本平稳。2014年,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基本保持平稳增长。其中一季度增长7.2%,上半年增长7.6%,1-10月增长8.7%,平稳回升。同时1-9月份无店铺和网上商店消费分别增长21.7%和25.1%,明显高于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幅。
“进”主要体现在“六个进一步”:一是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前三季度上海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比二季度加快0.7个百分点,增速高于第二产业和工业3.9和3.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62.82%,比去年同期提高1.25个百分点,连续三年稳定在60%以上,产业结构更趋服务化。二是产业内部结构进一步高端化。从服务业结构看,前三季度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交通运输业和金融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2.5%、12.5%和8.4%。从工业结构看,1-10月份战略 *** 新兴产业总产值增长6.4%,也比全市工业总产值高出4.3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分别增长20.1%、37.0%和11.6%,同比增幅都有所上升。三是利用外资质量进一步增强。1-10月份,上海利用外资实际到位金额增长10%,比全国高出8.6个百分点。其中,第三产业利用外资增长24.1%,同比提高18.8个百分点。四是金融市场活跃度进一步提升。1-10月份,全市有价证券成交额增长32.5%,其中股票成交额增长10.4%,扭转了1-8月份负增长的局面。新金融特色功能区初现雏形,如嘉定区促进产业与金融“共荣共生”,大力推进“金融硅谷”建设,着力打造新型金融产业发展集聚区、资本市场上市企业总部集聚区和为长三角地区配套的专业金融服务集聚区,目前嘉定区已经集聚了1000余家基金公司、管理资金规模近千亿元。五是转型发展进一步提速。一方面,节能减排工作提前完成“十二五”目标。截至10月底,上海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3%左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均比上年削减3%;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均比上年削减1%;单位GDP的能耗总体减少18%,提前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另一方面,土地的二次开发步伐加快。如奉贤区1-9月份已腾出土地1597亩,25个腾出土地的项目中已有10个进入土地二次开发的实质 *** 启动。六是 *** 效应进一步显现。一方面,各区县对接自贸区 *** 步伐加快,如青浦区对照市下发可 *** 推广的 *** 事项已 *** 推广6项,并正在推进18项,特别是出口加工区创新“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再利用”的监管 *** ,更加领先自贸区一步。另一方面,“营改增”政策效应进一步凸显。1-10月份,上海 *** 收入增长11.7%,依然保持较快增速。部分区县 *** 增幅增长更快。比如,长宁区 *** 就增长46.2%,而营业税仅增长7.9%。
(二)上海经济运行呈现出“新常态”的特征
近年来,上海经济已逐步进入“新常态”。与全国相比,上海经济“新常态”既有共 *** 特征,也有自身特点。
一是经济增长保持中速。上海与全国一样,经济增速逐步放缓,由两位数增长下降至一位数增长。但与全国不同的是:其一,上海经济先于全国进入经济中速增长阶段。19 *** -2007年,上海经济连续16年保持两位数增长,GDP平均增速达12.7%。2008年以后,上海经济增速从两位数回落到一位数(2008年9.7%、2009年8.2%、2010年10.3%、2011年8.2%、2012年7.5%、2013年7.7%),逐步进入中速增长的常态阶段。而全国经济则是从2010年开始逐步回落到中速增长阶段(2011年9.2%、2012年7.8%、2013年7.7%)。因此,上海经济先于全国向“新常态”过渡。其二,上海在“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速低于全国。在经济运行向“新常态”转变过程中,上海经济增速明显放缓,从2007年的15.2%下降到2013年的7.7%,由以往高于全国2个百分点转为低于全国0.5-1个百分点。其三,上海在“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稳定 *** 高于全国。2011-2013年,上海经济增速从8.2%回落到7.7%,波动幅度为0.5个百分点。而同期全国经济增速从8.7%下降至7.4%,波幅为1.3个百分点。特别是从季度经济增速波动看,上海明显小于全国。
二是经济结构趋于优化。上海与全国一样,经济结构逐步优化,服务业增长速度快于制造业,服务业占比稳步提高。但与全国不同的是:其一,上海服务业增速大幅高于制造业。2011年以来,上海服务业增速平均快于制造业增速4个百分点,服务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而全国服务业增速仅快于制造业1个百分点左右,经济增长主要靠制造业和服务业“双轮驱动”。其二,全国进入“新常态”后服务业增长主要依靠传统服务业,而上海服务业增长的主要动力是金融、贸易、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其三,全国“新常态”下经济增长主要依靠传统产业升级换代,而上海产业融合发展趋势突出,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四新”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三是经济动力发生转变。上海与全国一样,经济增长对投资的依赖度下降,逐步由拼资源向拼智力转变。但与全国不同的是,上海经济增长对投资依赖更低,创新驱动力更强。2013年和2014年,上海仅以3%~5%的投资增速支撑了7%~8%的经济增长率;而全国要用15%以上的投资增速才能支撑7%~8%的经济增长率。因此,上海经济增长对投资的依赖度更低。
四是经济效益继续提升。上海与全国一样,财政收入增速与GDP增速同步,居民收入增速快于GDP增速。但与全国不同的是,上海工业增加值增速持续高于工业总产值增速。同时,上海建设用地零增长,经济增长开始摆脱对大规模占用土地的依赖,而全国建设用地仍在持续增加。
五是经济风险逐步增多。上海与全国一样,面临着 *** 负债压力较大、房地产泡沫较大、影子银行膨胀等众多历年累积起来的风险。但与全国不同的是,上海产能过剩的矛盾不突出,而城市运行安全矛盾逐步突出。从产业发展瓶颈看,全国面临的融资难和生态环境硬约束突出,而上海产业发展更多面临的是 *** 约束。
因此,与全国相比,上海经济“新常态”有着不同的特征,面临着不一样的矛盾和挑战。这些特征和挑战更多体现的是上海跨入服务经济阶段后经济运行的新特点。
2015年需要关注国际国内重大因素的变化
(一)2015年世界经济形势依然错综复杂
2015年,世界经济增长仍将处于疲软状态。一是美国经济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受能源成本下降、消费和投资增长企稳,国际资本回流等因素支撑,2015年美国经济有望维持稳定增长态势,预计增长率将达到3%左右。二是欧盟经济将降中趋稳。2014年受高失业率、低通胀和结构问题牵制,欧盟经济复苏乏力,但随着欧元区实施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2015年欧元区经济有望启稳。三是日本经济仍将低位增长。随着消费税提升引发经济增长大幅波动的效应减弱,加上量化宽松政策进一步扩大,预计2015年日本GDP增长将达到1.2%左右,略高于2014年。四是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将小幅回升。受发达经济体需求带动,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明年将略有回升,但由于自身潜在增长率下降和大宗商品 *** 的下滑,以及资本外流等影响,回升势头依然脆弱。总的来看,2015年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仍将呈现出分化态势。除美国外,各经济体的经济增长依然不够强劲。综合全球各主要机构的预测,预计2015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3.8%左右,略高于2014年3.4%的水平。
(二)2015年影响全球经济增长的更大因素是美元升值步伐加快
2014年受美国经济复苏的影响,美元指数一路飙升,已经实现连续22周上升,并达到14个月以来的更高点,美元对一揽子多国货币的涨幅超过了2.2%。2015年随着美国经济持续复苏和失业率进一步走低,特别是美联储逐步启动加息进程,美元升值步伐将进一步加快。从历史上看,美元每次升值都会引起世界经济较 *** 动,给全球经济运行带来重大的不确定 *** 和风险。2015年要高度关注美元加速升值可能对世界经济带来的三大影响:
一是国际资本流向有可能出现逆转。受美元升值的影响,全球将掀起新一轮风险资产重估,美元将成为国际货币增值投资高地,国际资本将加速向发达经济体回归,从而会对此前吸引大量国际资本的新兴经济体造成严重冲击。据 *** 贸发会预测,未来两年发展中经济体在全球外资流入量中保持领先的态势可能扭转,发达国家占全球外资流量总量的比例将达到52%。在此背景下,我国有可能面临外商投资增势减弱或外资流出的冲击。据中欧商会调查,欧盟企业中计划扩大在华业务的公司数量由2013年调查的86%下降到2014年的57%。另据中美商会调查,将中国作为海外投资首选地的美资企业由先前的51%下降至2014年的20%。
二是国际能源和大宗商品 *** 有可能持续走低。美元是世界商品资产波动的“指挥棒”和“风向标”,与原油、黄金、粮食等大宗商品 *** 有着高度相关 *** 。进入2014年以来,受美元升值的影响,全球大宗商品 *** 已较2014年年初下滑了8.3%,彭博大宗商品指数已下滑至五年多来的新低。目前,国际油价已经跌破70美元/桶的大关,创四年来更低水平(图1、图2)。2015年在美元加速走强的背景下,国际能源和大宗商品 *** 将继续走低。这将有助于减轻全球通货膨胀的压力。但与此同时,也会使全球面临较大的通缩压力,带动全球经济进入“低增长、低通胀、低利率”的新常态。
三是部分新兴经济体有可能出现新一轮货币危机和债务危机。历史上,美元历次升值都会给新兴经济体带来灾难 *** 打击。2014年9月份以来,伴随着美元强劲升值,新兴市场货币抛售不断加剧。如巴西雷亚尔兑美元汇率跌至2008年以来的更低点;土耳其里拉接近4个月来最差水平;南非兰特今年下跌1.8%;印尼卢比兑美元汇率下跌了逾1%,跌至7个月来的更低点。2015年如果美元进一步走强,有可能导致新兴经济体货币出现竞争 *** 贬值,并演变成新兴市场的“连锁货币危机”,其中最有可能出现危机的是 *** 。2014年随着国际原油 *** 持续下降, *** 经济出现萎缩,资金大量逃亡,导致卢布兑美元汇率大跌18%。据 *** 联邦储蓄银行测算,国际油价只有维持在104美元以上, *** 才能维持收支平稳,而目前国际油价已跌破70美元, *** 外汇储备仅剩4520亿美元,而外债规模高达7320亿美元。因此,2015年 *** 有可能发生债务危机和货币危机,进而冲击地区乃至全球经济。
此外,伴随着美元加速升值,新兴经济体的国际债务压力将不断攀升,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抑 *** 用。据国际清算银行统计,2009-2012年间,新兴国家发行的企业国际债务不断攀升,债券总量达到3750亿美元,是2004-2008年总额的两倍多。美元走强将推升以美元计价的债券收益率,削弱新兴经济体支撑经济增长的能力,进而拖累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长。
五、全国财政赤字排行榜是怎样的
一、2022年全国各省财政赤字概况:在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中,所有省份的财政支出均超过财政收入,即均出现财政赤字。这意味着所有省份当年都录得新增债务。
二、2022年新增财政赤字更高省份:四川省以7032.5亿元的赤字领先全国,紧随其后的是河南省,赤字达6029.7亿元,第三名是湖南省,赤字为5903.5亿元。
三、2022年新增财政赤字更低省份:天津市以904.9亿元的赤字位居末尾,上海市的赤字为1123.4亿元,北京市的赤字为1263.1亿元,排在倒数第三位。
四、省份间财政赤字对比:四川省的新增财政赤字是天津市的7.8倍,显示出地区间的财政状况差异显著。
五、2022年全国各省财政收入盘点:在财政收入方面,广东省以13279.7亿元高居榜首,连续多年作为国内生产总值更高的中国省份,已达到中上等收入国家的水平。
六、2022年财政收入更低省份:财政收入更低的是 *** 自治区,收入仅为179.6亿元。 *** 位于中国西南边疆,地域辽阔,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
七、省份间财政收入差异:广东省的财政收入是 *** 自治区的73.9倍,这进一步突显了中国省份之间经济发展和财政实力的巨大差异。
六、上海市个人所得税缴纳标准
1、工资范围在1-5000元之间的,包括5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0%;
2、工资范围在5000-8000元之间的,包括8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
3、工资范围在8000-17000元之间的,包括17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10%;
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本国公民、居住在本国境内的个人的所得和境外个人来源于本国的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在有些国家,个人所得税是主体税种,在财政收入中占较 *** 重,对经济亦有较大影响。在中国,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既包括居民纳税义务人,也包括非居民纳税义务人。居民纳税义务人负有完全纳税的义务,必须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全部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而非居民纳税义务人仅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中华人民 *** 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二条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九)偶然所得。居民个人取得前款之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之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 *** 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
第十一条在一个纳税年度内,纳税人发生的与基本医保相关的医 *** 费用支出,扣除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指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自付部分)累计超过15000元的部分,由纳税人在办理年度汇算清缴时,在80000元限额内据实扣除。
关于上海市财政收入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