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上海师专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上海之一师范学校还在吗,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上海师专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一、上海师范专科附小是重点吗
1、上海师范专科附小是重点。上海师范专科学校附属小学坐落于上海市黄浦区南部,紧邻世博会规划区,是一所有着110余年历史的老校。学校有二幢教学楼,一幢体 *** 房,一幢辅助教学楼,大小 *** 场,校园占地面积7千平方米,是上海市花园单位。
2、现有五个年级,26个教学班(一、三——五年级每个年级5个班,二年级6个班),60余名教职工,其中区青年学科带头人8名、区骨干教师多名。学校的领导班子年富力强,理念领先,团结协作,锐意 *** 。本校对口初中为上海市大境初级中学。
3、三年来,学校围绕着“将师专附小建成办学社会化、教育人文化、管理 *** 化、设施现代化,具有时代特色的一流学校”的总目标,以二期课改的试行为抓手开展工作。全体教职工齐心协力,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 *** 综合能力,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为今后几年继续创建21世纪的新型学校打下扎实的基础。
4、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上海师范专科学校附属小学
二、上海师范大学大专吗
上海师范大学(Shanghai Nor *** l University)简称“上海师大”,上海市教育综合 *** 部市共同支持高校,上海市
学校创建于1954年,时名上海师范专科学校,1956年扩建为本科院校上海之一师范学院和上海第二师范学院,1958年两校合并成立上海师范学院。1972年与华东师范大学等五校合并成立上海师范大学。1978年恢复上海师范学院。1984年改名为上海师范大学。1994年与上海技术师范学院合并成立新的上海师范大学。1997年至2003年,上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南林师范学校黄陵卫生保健师范部、上海市行知艺术师范学校、上海师资培训中心、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等先后并入或划归学校管理。学校排名USNEWS2018世界大学排行榜(中国内地)73位,排名QS2018 *** 大学排行榜(中国内地)59位。
1956年7月14日,上海市副 *** 刘季平在上海师范专科学校举行的大会上宣布,在上海师专的基础上成立上海之一师范学院和上海第二师范学院。同时撤销上海师专建制。从此上海地方开始培养大学本科师范生。之一师院院长廖世承,副院长 *** 涛。第二师院院长陈琳瑚(上海市教育局局长兼任),副院长刘芳、沈德滋。一师院培养中等学校文科师资,二师院培养中等学校理科师资。
年8月9日,新校舍主要建筑群竣工,校舍整体设计为庭院式古建筑风格,所有建筑物均是红砖墙大屋顶,近1万平方米的5层教学大楼坐落在校园 *** ,是当时漕河泾地区的制高点。
1956年5月8日, *** *** 正式通知上海市教育局:为适应上海市中等学校师资的需要,经 *** 批准,1956年暑假后上海成立师范学院一所,并将上海师专改建为师范学院,校名分别定为上海之一师范学院和上海第二师范学院。
1956年上半年,两所师院积极进行了基本建设的规划和筹备。之一师院的校经多处选,创办刚满两年的上海之一、第二师范学院,合并成为一所以文理为主的综合 *** 师范学院——上海师范学院。 *** *** *** 亲自任命教育家廖世承担任之一任上海师范学院院长。原与第二师院相邻的上海音乐学院旧址,划归上海师范学院,成为上海师院东部。原二师院为上海师院西部。全院总面积占地558.65亩。
1958年暑假,招收新生1574人,在校 *** 达4160人。翌年暑假,招收新生2448人,在校 *** 在达5935人。教师人数也随之增加。上海师院迅速成为当时规模更大的上海地方高校。
三、介绍一下上海师范大学
英文名:Shanghai Nor *** l University英文缩写shnu
学校主页:
学校官方论坛:(学思湖畔)
学校 *** :上海市桂林路100号(徐汇);奉炮路553号(奉贤)。
现任校领导: *** 周鸿刚校长李进
上海师范大学是上海市重点大学,是一所以文科见长并具有教师教育特色的文理工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 *** 大学。学校现有本科专业82个,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农学等10个学科门类,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22个、博士后流动站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93个。全日制本专科生23587人,研究生3356人,留 *** 2000余人,夜大学 *** 14532人;
上师大校徽 [编辑本段]学校历史1954年7月5日,上海师范专科学校成立,位于上海虹口区西体育会路(现中山北一路)441号;
1955年8月9日,新校舍主要建筑群竣工,校舍整体设计为庭院式古建筑风格,所有建筑物均是红砖墙大屋顶,近1万平方米的5层教学大楼坐落在校园 ***
1955年8月18日,学校即由西体育会路迁来桂林路新址,即现徐汇校区。
1955年9月,实有图书67798册。迁来桂林路新址后,有了新建的 *** 的图书馆。
1956年7月14日,上海市副 *** 刘季平在上海师范专科学校举行的大会上宣布,在上海师范专科学校的基础上成立上海之一师范学院和上海第二师范学院。同时撤销上海师范专科学校建制。人们形象地比喻:“一只小母鸡生下两个大鸡蛋”。从此,上海地方培养起大学本科师范生,这是本市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
1956年暑假后,上海师专改建为师范学院,校名分别定为上海之一师范学院和上海第二师范学院。上海之一、第二师范学院是文理分科的两所学院,两院本、专科兼设。一师院培养中等学校文科师资;二师院培养中等学校理科师资。
1958年7月22日,创办刚满两年的上海之一、第二师范学院,合并成为上海师范学院。她是一所以文理为主的综合 *** 师范学院。著名教育家廖世承先生担任之一任上海师范学院院长。原与第二师院相邻的上海音乐学院旧址,划归上海师范学院,成为上海师院东部,全院总面积占地558.65亩。12年来,不少学科相继脱颖而出,如外国文学翻译家朱雯,中国古典文学专家马茂元,现代汉语专家张斌,中国古代史专家程应镠,中国近代史专家魏建猷,光学专家沈德滋等。
1978年8月,上海师范学院复建,并且自1978年起开始招收研究生共设立25个硕士招生、专业。1978年复校初为101万册(包括外文图书7.3万册;
1994年10月,上海技术师范学院并入上海师范大学,成立新的上海师范大学;
2003年8月,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并入上海师范大学,成立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1956年主教学楼现之一教学楼和正校门; [编辑本段]校训和校训释疑:上海师范大学校训:厚德博学求是笃行
“厚德”一词,源出于《易经》。《易·坤》说“君子以厚德载物”。还说:“坤厚载物,德合无疆。”把“厚”和“德”联系在一起,谓“厚”“德”者可以“载”。白话文的意思就是,有道德的人,才能承载天下的重任,担负起宏大的事业。这里的“厚”字,是使动词,与“德”搭配,有“使道德充裕、厚实”的意思。古人非常重视“德”,他们把“德”,看成是和天地乾坤一样的大事情。我们今天提倡“文明修身”,“德”,就是其中的核心内涵。这里的“德”,包含了许多内容,包括“诚”、“信”、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品格、志向、趣味等等。大学承担着培养全社会精英“芯片”的重要任务,所以,特别要强调一个“德”字。做人,离不开“德”;身正为师,德高望重。无论是老师还是 *** ,“厚”与“德”都应该视为“修身”最重要的一环。
“博学”一词,源出于孔子的《论语》。《论语·雍也》篇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对“博学”,古 *** 是非常重视的。 *** 到大学是来学习的,老师讲授知识,培养 *** ,中心也是围绕一个“学”字。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名份和实质都是一个“学”字。“博”有“大”的意思,“广”的意思,“通达”、“多闻”、“丰富”、“渊博”的意思。无论是老师还是 *** ,使“学问”“渊博”,都是他们的立身之本。
“求是”是“实事求是”的速写。《汉书·河间献王传》说:“修学好古,实事求是。”颜师古注解说:“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求”,是“寻找”、“探索”、“探求”的意思:“是”,是“正确”、“真理”的意思。两字合在一起,即从实际出发,探索真理,求得正确的结论。“德”和“学”的总体要求及基本精神是“求是”。
“笃行”一词,源出于《礼记·中庸》。《礼记·中庸》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笃”是“笃厚”、“真实”、“真诚”、“忠诚”的意思;“行”,就是去做,去身体力行。在“德”厚、“学”博,从实际求得真理和正解以后,更重要的一层,是去做。 *** 在学,弦歌一堂;毕业以后,要成为社会栋梁。不仅要学知识,学本领,还要把学到的知识和本领用出来;只学不做,不是我们的培养目标。因此,“行”是最重要的一方面。只有“行”,优秀的品德,学到的东西,才能显现出来。“行”,是我们“学”的目的和归宿点。 [编辑本段]学校地理位置:市委 *** 校瞭望上海师范大学西部校区
徐汇校区位于上海市徐汇区西南片,北邻桂林公园和康健园,南面上海火车站南站,占地700亩,交通便利,地段繁华,风景优美;
奉贤校区位于上海市奉贤海湾镇大学城,北邻上海应用技术学院,西邻华东理工大学,南面海湾镇和碧海金沙旅游度假区,占地1800亩; [编辑本段]学校 *** 与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地位相适应的高质量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高能级社会服务和高品位文化传播的基地,教师教育特色鲜明、整体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居于全国高校先进行列、部分学科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文理工协调发展的 *** 式、综合 *** 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并高举师范教育的大旗,发挥师范大学文理科的学科优势,秉承技术师范学院培养中等职业教育师资的历史传统,强化教师教育的特色,努力把学校办成文、理、工协调发展,贯穿教师教育的综合 *** 大学。
形成和完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办学格局,稳定本科招生规模,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拓展留 *** 教育和继续教育,建成具有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以及留 *** 、继续教育 *** 培养合理结构的,对上海区域发展有重要贡献率的“国际化、综合 *** 、高水平”师范大学。
文、理、工多学科协调发展,倾力保持文科优势,快速提升理工科实力和整体水平,凸现教师教育学科特色,强化艺术教育和旅游教育。根据社会需求设置和建设专业,新增专业数主要用于社会发展急需、体现学校特色和错位竞争优势的目录外专业,对社会需求不大的长线专业实施隔年招生甚至停止招生。 [编辑本段]教学机构:人文与传播学院教育学院法政学院外国语学院商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谢晋影视艺术学院金融学院对外汉语学院旅游学院女子文化学院数理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体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进修学院、行知艺术学院 [编辑本段]本科专业:提前录取批次:
汉语言文学基地班汉语言文学(师范)历史学(师范)英语(师范)教育技术学(师范)学前教育(师范)小学教育(师范)思想 *** 教育(师范)公共事业管理(师范)数学(师范)物理学(师范)化学(师范)生物学(师范)科学教育地理学(师范)计算机科学(师范)
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古典文献学应用心理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环境科学
体育教育、社会体育音乐学、音乐表演、音乐表演(交响乐团)、录音艺术、舞蹈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美术学、艺术设计、绘画(油画)雕塑绘画(书法)戏剧影视文学、摄影
新闻传播学类(含广告学、广播电视新闻学)
经济学类(含金融学、金融工程、投资学、保险)
化学类(含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
电气信息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
公共管理类(含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
*** 管理类(财务管理、资产评估)
哲学英语日语法语编辑出版学社会工作档案学文化产业管理公共关系学理法学人力资源管理教育学教育技术学统计 *** 物技术生物科学园艺食品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汽车服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经济学物业管理电子商务工程管理土木工程旅游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
东部草坪 [编辑本段]上海师范大学学科建设基本情况博士后流动站:6个
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数学教育学心理学
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文学: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历史学:史学理论及史学史考古学与博物馆学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专门史中国古代史中国现当代文学世界史
哲学: *** 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逻辑学伦理学美学 *** 学科学技术哲学
经济学: *** 经济学 *** 经济学产业经济学
法学:法学理论法律史 *** 学理论中外 *** ***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 *** 运动 *** *** 史国际 *** 国际关系外交学民俗学 *** 主义基本原理 *** 主义发展史 *** 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 *** 主义研究思想 *** 教育
教育学: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史比较教育学学前教育学高等教育学 *** 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特殊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教育训练学
文学: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传播学音乐学美术学设计艺术学广播电视艺术学
历史学:史学理论及史学史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专门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
理学:基础数学计算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数 *** 筹学与控制论理论物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天体物理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植物学动物学水生生物学微生物学遗传 *** 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工学:通信与信息 ***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应用化学工业催化环境科学
管理学:旅游管理行政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 [编辑本段]学术研究基本情况</B>
学思湖全国重点学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都市文化学
上海市重点学科:中国语言文学、都市文化学、中国近现代社会史、域外汉文古文献学、对外汉语、中国哲学、 *** 功能材料、科学计算与 *** 技术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星系与宇宙学半解析; *** 功能;
学术期刊:《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外国中小学教育》《上海中学数学》《旅游科学》 [编辑本段]办学条件学校占地总面积 *** 0余亩,其中徐汇校区占地500余亩(不包括教师公寓),奉贤校区占地1800余亩。拥有徐汇和奉贤2个中心图书馆,占地32000余平方米,馆藏总量330余万册,拥有77个中外电子数据库和4个具有馆藏特色的资料库。2009年6月,我校图书馆成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全校固定资产总值近12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1.85亿元。 [编辑本段]2008年~2020年发展目标2008~2020年整体建设目标:力争到2020年,使学校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教育质量、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等方面得到显著提高,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科技创新和文化建设服务的能力明显增强,成为上海市高素质师资和各类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成为解决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重大问题的决策咨询基地。把学校建设成为适应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建设需求的、居国内高校前列、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综合 *** 大学,综合实力跻身全国高校前70位、师范类院校前10位。 [编辑本段]2008年~2014年发展规划1、人才培养
本科专业增至85个左右,本科生压缩到20000人左右。研究生达到5000人以上,其中博士研究生达到400人左右。留 *** 达到4500人左右。继续教育类 *** 15000人左右。
积极争取承担国家级项目,每年达到40项左右。同时积极争取横向课题及其他各类项目,每年达到200项左右。“十一五”期间每年科研总经费超过一亿元,“十二五”期间在此基础上每年增长10%~20%。
争取公开出版的著作和发表 *** 数每年增长10%,其中发表在各学科领域前沿 *** 的 *** 数每年增长20%。每年推出精品学术专著5-10部,培育对上海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有影响的决策咨询与对策研究成果3-5项。争取在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教学研究与技术领域获得的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每年增长10%以上。
加强学科建设,新建5~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使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达到8个左右;新建25个左右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使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达到50个左右;新建3~5个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流动站总数达到8个;新建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以上,使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总数超过20个,新建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7个,使硕士学位授权学科总数达到120个,同时积极发展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争取再获得1~2个国家重点学科、1~2个 *** 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2~4个 *** 地方共建重点实验室;力争获得国家重点实验室,再建设1~2个上海高校E-研究院、2~3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和10个左右上海市重点学科,10个左右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形成若干个上海领先、国内先进、国际上有影响的优势学科。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