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问题应用题,小学三年级数学应用题 - 生活 -

时间问题应用题,小学三年级数学应用题

牵着乌龟去散步 生活 54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时间问题应用题,以及小学三年级数学应用题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1. 行程问题应用题
  2. 小学工程问题应用题
  3. 20道有关小学二年级钟表的应用题
  4. 三年级应用题时间什么时候需要把时间化成二十四小时
  5. 路程速度时间应用题有哪些

一、行程问题应用题

某人徒步旅行,去时每走40分钟休息5分钟,到达目的地共花3小时11分。回来时,行走速度为去时的一半,并且每走30分休息10分,这样走回原地要花多少时间?

去程总时间= 3小时11分钟= 191(分钟)

去时的休息次数= 191÷(40+5)=【4.24】= 4(次)(【】表示取整)

所以,去时,共休息4次,花去时间= 4×5= 20(分钟)

去时的行走时间= 191- 20= 171(分钟)

回来的速度只有去时的一半,所以,

回时所需的行走时间= 171×2= 342(分钟)

回程所需休息次数= 342÷30=【11.4】= 11(次)

所以回程必须休息11次,11×10= 110(分钟)

回程所需总时间= 342+ 110= 452(分钟)

二、小学工程问题应用题

小学工程问题应用题

解题关键:

“工程问题”指的都是两个人以上合作完成某一项工作,有时还将内容延伸到相遇运动和向水池注水等等。解答工程问题时,一般都是把总工作量看作单位“1”,把单位“1”除以工作时间看成工作效率,因此,工作效率就是工作时间的倒数。

工程问题睥关系式是: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或: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合作的时间

1、加工360个零件,单独完成这批任务,甲需要20天,乙需要30天,两人共同工作,需要多少天能完成任务?

分析:加工360个零件,单独完成,甲需20天,甲的工作效率是360÷20=18(个),乙需要30天,乙的工作效率是360÷30=12(个),两人合作,那么工作效率和是18+12=30(个)。

根据: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合做的工作时间,即360÷30=12(天)

或:如果把工作总量360个看作单位“1”,那么,甲的工作效率是1/20,乙的'工作效率是1/30

他们的工作效率和是1/20+1/30,根据: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合做的工作时间

2、一项工程,由甲队单独工作需要15天完成,由乙队单独工作需要12天完成,由丙队单独工作需要10天完成。现在由甲乙两个工程共同工作了3天后,剩下的工程由丙队单独完成,丙队还需要几天才能完成这项工程?

这一项工程看作单位“1”,甲队单独工作需15天完成,工效应是1/15,乙队单独工作需要12天完成,乙工效应是1/12,丙队单独工作需10天完成,丙队工效应是1/10,现由甲乙两队先共同工作3天,可完成这项工程的(1/15+1/12)×3=9/20,还剩下1-9/20=11/20,剩下的由丙队去完成,需要的天数是11/20÷1/10

解: [ 1-(1/15+1/12)×3 ]÷1/10

3、一个水池安装甲、乙两个进水管和丙放水管,单开甲管4小时能把空池注满水,单开乙管5小时能把空池注满水,单开丙管3小时能把满池水放完。现在三管同时打开,几小时能把空池注满?

时间问题应用题,小学三年级数学应用题-第1张图片-

把一池水看作单位“1”,单开甲管4小时能注满,甲效是1/4,单开乙管5小时能注满,乙效是1/5,单开丙管3小时能放完,丙效是1/3。三管同时打开,因甲、乙是进水管,使水增加,丙是放水管,使水减少,那么,三管齐开的工作效率和是1/4+1/5-1/3,工作时间可求。

解: 1÷(1/4+1/5-1/3)=1÷7/60=8+4/7(小时)

答:三管同时打开8+4/7小时能注满水池。

4、一项工程,甲单独干需要20天,乙单独干需要30天,现在由他们两人合干,又知甲在工作途中先请了3天事假,后因公事出差2天。求他们完成这项工程从开工到结束一共花了多少天?

分析:甲单独干需要20天,甲的工作效率是1/20,乙单独干需要30天,乙的工作效率1/30。又甲工作途中请了3天事假,出差2天,而乙从开工到完工一直在干,那么,甲走5天时,乙是单独干了5天,其余天数是甲乙合干的。即从工程总量中减去乙独干的5天工作量,余下的合干的。合干的天数+乙单独干的5天=完成工程共花的天数。

解:( 1-1/30×5)÷(1/20+1/30)+5

答:他们完成这项工程一共花了15天。

5、有A、B两项工作,王师傅独做A项工作要9天完成,独做B项工作要12天完成; *** 独做A项工作要3天完成,独做B项工作要15天完成。如果两人合作完成这两项工作,最少需要多少天?

分析:独做A项工作天数工效独做B项工作天数工效

如果按两人先共同做完A项工作,再共同去完成B项工作,那么,完成这两项工作的天数是

而题目要求最少需要多少天,上面所求天数是最少的吗?否,从分析中我们看到,做A项工作 *** 工效高,做B项工作王师傅工效高。要想时间最少,必须发挥各人的特长,选择更佳分配 *** 。这就让 *** 单独去做3天完成A项工作,王师傅先单独做B项工作,3天后,待 *** 完成了A项工作,再两人共同做B项工作剩下的部分。

解:( 1-1/12×3)÷( 1/12+ 1/15)+ 3

答:完成这两项工作最少需要8天。

三、20道有关小学二年级钟表的应用题

1、同学们进行了50米赛跑比赛,平平用了12秒,比小华多用了1秒,小花比平平多用1秒,谁跑得最快?

2、一节课40分,从8点30分上课应当到几点几分下课?

3、王老师上午7:30到校上班,11:30下班,上午在校的时间是多少?

4、贝贝做家庭作业用了50分,正好在晚上8:00做完,贝贝是晚上几时几分开始做作业的?

5、做一个零件从上午7:40分开始做,上午9:20分完成,做这个零件用了多长时间?

6、小玲家的钟停了,电台广播2点时,奶奶跟电台对时,由于年老眼花,把时针与分针颠倒了,小玲放学回家时见钟才2点整,大吃一惊,,请你帮助想一想,现在应该是几点钟?

7、小王骑自行车去A地,上午8时出发,在途中因有事停留了15分钟,到中午12时才到达A地,小王骑自行车行了多少时间?

8.钟表5点种响5次振铃用了8秒,那么12点响多少次振铃?

9、小奇从家到学校跑步去和回要8分钟,如果去时步行,回来时跑步一共需要10分,那么小奇来回都是步行要几分钟?

10、冬冬做作业,写语文作业用去规定时间的一半,写数学作业用去剩下时间的一

半,最后5分钟读书,冬冬完成全部作业作去了多长时间?

11、一只蜗牛从20厘米深的沟底往上爬,每爬4厘米要2分钟,然后停1分,问蜗牛从沟底爬到沟沿上要用多长时间?

12.明明家的台钟,一点钟响铃一下,两点钟响铃两下,三点钟响铃三下,八点钟响铃八下,有一次明明听见台钟响铃一下,没多久又响响了一下,后来又响了一下,你知道最后一响是几点钟吗?

13、小红从家出发时是7:20到学校时间后预习20分钟后开始上课8:40下课每节课是40分钟问从小红家到学校需要多长时间

14、小明每小时可以画4副画从800到10:40中间休息了10分钟问小明在这段时间里一共可以画几幅画

15、小刚从家以每小时1千米的速度走路去图书馆出发半小时后又折回拿借书证最后一共用了2时30分钟到达图书馆问从家到图书馆有多远

四、三年级应用题时间什么时候需要把时间化成二十四小时

1、用12小时制表示的时间,一个时间在上午,一个时间在下午的,下午时间要加上12时后再相减。

2、应用题是用语言或文字叙述有关事实,反映某种数学关系(譬如:数量关系、位置关系等),并求解未知数量的题目。每个应用题都包括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小学数学应用题通常分为两类:只用加、减、乘、除一步运算进行解答的称简单应用题;需用两步或两步以上运算进行解答的称复合应用题。

五、路程速度时间应用题有哪些

问题:在一个600米的环形跑道上,兄两人同时从同一个起点按顺时针方向跑步,两人每隔12分钟相遇一次,若两个人速度不变,还是在原来出发点同时出发,哥哥改为按逆时针方向跑,则两人每隔4分钟相遇一次,两人跑一圈各要多少分钟?

解答过程:600÷12=50,表示哥哥、弟弟的速度差。

600÷4=150,表示哥哥、弟弟的速度和。

(50+150)÷2=100,表示较快的速度, *** 是求和差问题中的较大数。

(150-50)/2=50,表示较慢的速度, *** 是求和差问题中的较小数。

600÷100=6分钟,表示跑的快者用的时间。

600/50=12分钟,表示跑得慢者用的时间。

速度差×追及时间=路程差(追及路程)。

路程差÷速度差=追及时间(同向追及)。

甲经过路程-乙经过路程=追及时相差的路程。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时间问题应用题和小学三年级数学应用题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标签: 应用题 年级 数学 小学 时间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