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论出版时间(《实践论》主题简介)

牵着乌龟去散步 万象 26

大家好,关于实践论出版时间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实践论》主题简介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1. *** 选集中矛盾论的出版时间地点是多少
  2. *** 《实践论》的写作背景 ***
  3. 实践论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范文通用5篇

一、 *** 选集中矛盾论的出版时间地点是多少

1、长期以来,归于 *** 名下的重要意识形态作品如《实践论》、《矛盾论》等,实际是艾思奇等 *** 理论家的作品,并在相当程度上沿用了一些当时翻译的苏联哲学理论,以加强 *** 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权威地位。 *** *** 逝世后,相关内容逐步公开。比如,《矛盾论》的第四部分题为“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与艾思奇的数篇作品几乎雷同。

2、 1981年6月的《中国 *** *** 会关于建国以来 *** 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把 *** 思想解释为以 *** 为 *** 的中国 *** 人的集体作品,并将 *** 晚期的绝大部分观点划在 *** 思想之外。

3、 1952年 *** 署名的《矛盾论》首次发表,1962年被收录于《 *** 选集》之一卷,人民出版社出版。

二、 *** 《实践论》的写作背景 ***

(一)、《实践论>写作的必要 ***

1、从认识根源上清算右倾机会主义和“左倾”冒险主义错误

中国 *** 自建 *** 以来走过了一段传奇而又曲折的路程。它在实践中取得过巨大的成功,也经历了1 *** 4年和1934年两次惨痛的失败,这两次挫折虽然主要是由于敌我力量对比悬殊造成的,但外部 *** 势力对中国 *** 的巨大打击是通过 *** 内路线错误而得手的。其中以王明为 *** 的“左”倾教条主义的四年 *** ,更把 *** 几乎引向毁灭的边缘。具有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结束了以王明为 *** 的“左”倾教条主义的 *** ,但它是在红军长 *** 中举行的,只能对当时最迫切的军事问题和 *** 机构问题作了变动,其他问题还来不及解决。到达陕北后, *** 在一次 *** 局会议谈到博古时说:“遵义会议纠正了他的错误,然而没有指出宗派主义、冒险主义,这个问题是路线上的错误。”可见,全 *** 需要对 *** 内存在的种种问题从根本路线上进行通盘的审视。

2、中国 *** 形势的巨大变化需要全 *** 在观念上进行一次大的转变

1937年前后,中国的 *** 局势正处在重大的历史转折时刻,开始由国内战争向 *** 战争转变。面对着错综复杂、变化多端的国内外各种矛盾,客观形势的发展,迫切要求 *** 内有统一的认识,对形势作出科学的分析,制订出正确的路线和策略。然而, *** 内的思想并不统一。关门主义(也就是宗派主义)、冒险主义以及作为它们共同思想基础的教条主义,仍然阻碍着 *** 的正确路线、策略的制订和执行。这些问题如果不能从思想理论的高度上加以解决,中国 *** 就不能前进一步。

1、中国 *** 在实践中积累了许多超越前人的经验和极其深刻的教训

一方面,中国 *** 是 *** *** 之后的 *** 领导下的新 *** 义 *** ,这一特点决定了中国 *** 员人在思想理论战线上的工作,不是要 *** 地创造一个 *** 的思想体系。而是首先学习已经有了的并且被 *** 十月 *** 实践所证明了的国际 *** 的思想体系---- *** 主义。另一方面,中国 *** 也积累了极其深刻的经验和教训。中国 *** 的国情特别复杂: *** 当年判定说:“中国是一个 *** 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的大国,而又经过了1 *** 4年至1 *** 7年的 *** 。”这一判定表明中国革“ *** 经济发展不平衡”,微弱的资本主义经济和严重的半封建经济同时存在,由此造成了极为复杂的阶级关系。二、命有以下特点:一、“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国家”,几个 *** 国家同时入侵中国,它们之间不统一,由此造成了它们所支持的各派军阀的不统一。三、“中国是一个大国”,大有大的好处,大也有大的难处。四、“中国是经过了一次 *** 的国家”,准备了 *** 的力量,但阶级对抗也特别尖锐,在这样的环境下的进行 *** 实践所取得的经验教训往往更深刻、更丰富、有更多特点,对这些经验教训加以总结并上升到哲学高度,形成具有本国特色的哲学思想就可以反过来指导中国 *** 。

2、暂时的平静使 *** 在延安有一段相对空闲的时间来学习和研究 *** 主义哲学思想。

*** 红军到达陕北后,特别是在1936年下半年和1937年上半年, *** 西北军吃了红军的几次败仗,剿共态度更不积极了,陕北局势相对稳定,国内翻译出版的一些 *** 主义理论著作和文章已经能传送到这里。西安事变(1936年月12月)又促成 *** 两 *** 停止内战,一致 *** , *** 就挤出不少时间,不分昼夜,发奋研读了不少西方哲学著作尤其是 *** 主义的哲学书籍,有了一些心得体会并需要把这些心得体会整理出来。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前后的几个星期里, *** 陆续开赴前线了,此时(延安)抗大正准备办一个青年干部培训班,这批青年 *** 经过3个月的短期训练,准备在今后几年做 *** 辅导工作,班上需要作关于哲学基础的讲演,在 *** 的坚持要求下, *** 又腾出时间来收集材料,比较集中地对中国 *** 的历史经验进行深入的理论思考和理论概括,用几个星期时间写了一些简明而基本的讲义,《实践论》和《矛盾论》就这样完成了。“两论”在总结中国 *** 经验的基础上把 *** 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具体的日常实例结合起来,并具体地、灵活地、巧妙地丰富和发展了 *** 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在培训班上 *** 用两个小时左右时间,来具体讲述《实践论》和《矛盾论》。讲解时 *** 自己认为《实践论》比《矛盾论》更重要。

《实践论》、《矛盾论》是 *** *** 最杰出的哲学论著,分别写于1937年7月和8月。从当时的历史时期来看,第三次国内 *** 战争时期已经结束,开始了 *** 战争时期。

从当时 *** 内的思想状况来看,存在着两种错误倾向: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

经验主义者长期拘泥于自身的片面狭隘的经验,不了解 *** 理论对 *** 实践的指导作用,因而轻视 *** 理论的重要 *** 。

以王明为 *** 的“左”倾教条主义者,长期拒绝中国 *** 的经验,不研究中国 *** 的实际,否认“ *** 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到处生搬硬套 *** 主义著作的只言片语,使中国 *** 力量遭受极为严重的损失,几乎断送了中国 *** 。

为了总结两次国内 *** 战争的经验和教训,从思想上全面清算 *** 内的“左”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特别是教条主义的错误对全 *** 造成的恶劣影响,提高全 *** 的思想理论水平;

实践论出版时间(《实践论》主题简介)-第1张图片-

为了适应 *** 战争的需要而作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为了在国内全面宣传 *** 主义的辩证法和认识论;

也为了反击 *** *** 派对 *** 主义哲学进行文化“围剿”,揭露张东荪等资产阶级哲学家和叶青等假 *** 主义者对 *** 主义哲学的诋毁和篡改, *** 以极大的精力从事哲学研究,在延安的红军大学、 *** 军政大学和陕北公学等学校,以《辩证唯物论讲授提纲》为题,作哲学讲演。《实践论》、《矛盾论》便是其中的两节。

如果说,《实践论》、《矛盾论》是从认识上来揭露 *** 内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错误,教导 *** 员要把自己的思想纳入实事求是的轨道,那么,《矛盾论》则是从方 *** 上来揭露教条主义者形而上学的错误,教导 *** 员要把自己的思想纳入唯物辩证法的轨道。

从当时社会环境来看,《实践论》、《矛盾论》的写作有着诸多的有利条件。

从国外社会环境分析,当时苏联的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苏联哲学界对德波林学派进行了有力的批判,消除了、割断了 *** 内教条主义者思想理论的国外根源,这是一个十分有利的国际环境。

从国内社会分析,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 *** 两 *** 实现第二次合作,不仅给 *** *** 写作“两论”提供了环境条件和可能 *** ,而且提出了从哲学世界观、方 *** 上肃清“左”的影响,提高全 *** *** 主义水平和战斗力的必要 *** ,这为“两论”的写作创造了前期难得的国内环境,从延安根据地具体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分析,陕甘宁边区 *** 化生活和干部、战士学文化、学哲学的热潮,为“两论”的写作创造了特殊环境。

三、实践论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范文通用5篇

1、为什么要写“两论”?为什么能写“两论”?这是“两论”创作背景的两个核心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是时代需要与理论准备两大方面。时代需要更多指的是客观方面、外在环境;而理论准备更多指的是主观因素、内在努力。

2、(一)时代的需要:“不能不写”

3、哲学是理解和把握时代的一把钥匙,它的孕育土壤和价值指向是社会实践。 *** 说:“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不仅从内部即就其内容来说,而且从外部即就其表现来说,都要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 *** *** 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21页。】正确的认识来源于实践,并必须到实践中去检验,离 *** 定的时代谈哲学是空洞的。比如教条主义就不懂得要根据中国实际来运用 *** 主义,拒绝研究中国实际和中国 *** 经验,把 *** 主义变成了僵死的、一成不变的、可以机械套用的教条;经验主义则轻视理论,拒绝正确的理论指导,满足于一孔之见和一得之功,把局部经验当成普遍真理。可以说,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是主观主义的两种突出表现,共同点是割裂了理论与实践、主观与客观的辩证关系。尤其是教条主义者高举所谓的“真理旗帜”,不服从者动辄被扣以流寇主义、 *** 主义、个人主义等帽子。

4、一方面,主观主义误判误导客观实践。以王明为 *** 的教条主义思想严重背离了中国 *** 的具体实际,看不到“农村包围城市”“工农武装割据”的中国式 *** 道路探索经验,差点葬送了中国 *** 和 *** 前途。所以, *** 指出, *** 内“左”或右的错误路线完全违背了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则, *** 内一些人遵循本本主义,僵化地认识和理解 *** 主义哲学原则和理论论断,盲目地将 *** 国际的指令“圣旨化”,将苏联经验神圣化。这些做法不是从中国的具体实际、具体情况出发,而是从 *** 主义著作的个别词句、个人狭隘经验出发,错误地指导中国 *** 斗争。【参见彭洲飞、唐健:《〈实践论〉〈矛盾论〉所彰显的哲学魅力》,《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5第3期。】时代需要哲学,以 *** 主义指导中国 *** 实践亟需“中国化”,同时也需要讲“中国话”。正如上世纪60年代初 *** 所说:“我们在第二次国内 *** 战争末期和 *** 初期写了《实践论》和《矛盾论》,这些都是适合于当时需要不能不写的。”【龚育之、逢先知、石仲泉:《 *** 的读书生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36页。】无疑,“不能不写”道出了一种无奈,但也正彰显了时代与哲学、实践与思维的辩证关系;“不能不写”折 *** 一种批判,对王明们主观主义的理 *** 批驳和对中国实际的客观评判;“不能不写”反映了一种需要:中国 *** 斗争形势的需要和从组织路线、 *** 路线到思想路线教训反思深入的需要。

5、另一方面,统一思想指导客观实践。《实践论》《矛盾论》的理论宗旨就是要确立 *** 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所谓思想路线,究其根本是认识路线,亦即关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观点、立场和 *** 。【参见罗朝远:《〈实践论〉〈矛盾论〉:实践唯物主义辩证法与认识论》,《学术探索》2017年第2期。】从历史来看, *** 的思想路线的确立起因于主观主义错误的深刻教训,巩固于全 *** *** 深谙实事求是的极端重要 *** 。当时的王明们从 *** 主义的“本本”出发考虑问题,更为严重的后果是“ *** 内一些 *** 由于不明原因、不求甚解,盲目地追随错误思想,受其影响下的中国 *** 走到了山穷水尽的绝境。从很大程度上而言,启发人们学习和掌握正确的领导方 *** ,是 *** 写作《实践论》和《矛盾论》的直接动因”【郭湛:《对〈实践论〉〈矛盾论〉的新解读》,《 *** 》2013年1月8日。】。“两论”不仅宣告了教条主义的破产,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全 *** 思想上的统一,普及了 *** 主义的正确认识论和方 *** ,为 *** 胜利提供了思想保证。

6、(二)理论的准备:“发愤读书”

7、没有充足的知识储备和理论思考是难以写就“两论”这样的光辉著作的。延安时期 *** 为什么如此发愤读书呢?他曾在一次谈话中风趣地解释说:有一位 *** (指王明)给我一顶“狭隘经验主义”的帽子,这才逼得我发愤读书。 *** 自己认为“我的工具不够”,“因此,到延安就发愤读书”,“作工具的研究,即研究哲学,经济学, *** 主义,而以哲学研究为主”。【参见吴珏:《 *** 发愤之作〈实践论〉〈矛盾论〉诞生始末》,《湘潮》2011年第7期。】在 *** 看来,一切大的 *** 错误没有不是离开辩证唯物论的。【参见《 *** 哲学批注集》, *** 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第311—312页。】从实践来看,无论是大的 *** 错误,抑或是小的工作或生活失误,无一不是离开了唯物辩证法才导致的。

8、在知识储备方面,最为直接的是 *** 认真批读《辩证法唯物论教程》,写下了一万多字的读书批注,在读到“外的矛盾,只有通过过程之发展的内的规律 *** ,才影响于过程的发展”这一观点时, *** 批注道:“‘非战之罪,乃天亡我’的说法是错误的。五次反‘围剿’失败,敌人的强大是原因,但战之罪,干部政策之罪,外交政策之罪,军事冒险之罪,是主要原因。机会主义,是 *** 失败的主要原因。”【《 *** 哲学批注集》,第106—107页。】 *** 读书批注习惯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紧密结合实际,尤其是将读到的内容与当时的实际工作相联系,以此更加深刻地总结经验教训。比如他在批注中写道:“不从具体的现实出发,而从空虚的理论命题出发, *** 主义和后来的军事冒险主义与军事保守主义都犯过此错误,不但不是辩证法,而且不是唯物论。”【《 *** 哲学批注集》,第9页。】

9、从 *** 到 *** 、王明,再到博古、李德等所犯的错误带来的教训是极其深刻的,不及时宣传事物本来的辩证法,不从理论上纠正 *** 队伍里存在的严重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错误, *** 便难以进行下去。“两论”便是要完成这个历史任务,从哲学的高度批判错误路线的世界观。【参见刘昆:《〈实践论〉〈矛盾论〉的创作背景和理论来源》,《社科纵横》2012年第12期。】应当说,主动应对挑战和坚持问题导向是 *** 进行理论准备的主观状态,融会贯通中西方哲学资源和文化传统是 *** 进行理论准备的发挥创造。“两论”应运而生又建立在深厚的理论根基之上,整个过程始终离不开 *** 坚持运用 *** 主义的立场观点 *** 分析解决中国实际问题,从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相符合相一致的要求上活学活用 *** 主义基本原理。

10、总之, *** 写作“两论”,在实践上是为了清算以教条主义为 *** 的“左”倾错误,用中国化的 *** 主义指导 *** 战争作理论准备;在理论上是为了完成 *** 提出的对认识辩证途径和唯物辩证法核心的“说明和发挥”的任务,并将中国传统的知行观和矛盾学说现代化。【参见许全兴:《赢得伟大胜利的法宝——纪念〈实践论〉〈矛盾论〉发表80周年》,《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7年第2期。】“两论”所承载的理论与实践使命是多向度的,正可谓“不能不写”,不写不行。

11、1937年四五月间, *** 曾以这两篇“ *** 的观点”在 *** 军政大学作过讲演。在将“两论”收入《 *** 选集》时, *** 把写作时间分别定为1937年的7月和8月。【参见许全兴:《有关〈实践论〉〈矛盾论〉的若干史实考订》,《北京日报》2013年11月25日。】该“ *** 的观点”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其实从其关键词“实践”和“矛盾”也就可见一斑了。“两论”所阐述的辩证法和认识论的统一,是以实践为核心观点的统一,也是以实践为根本目的的统一;它们既是实践智慧的辩证法,也是辩证法的实践智慧。

12、《实践论》概述了人类认识发展的根本规律: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感 *** 认识能动地升华到理 *** 认识再指导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所以,《实践论》生动完整地阐明了 *** *** 主义关于认识论的基本原理,以认识和实践的辩证统一为中心揭示了人类认识发展的总规律。【参见孔剑寒:《关于全面深化 *** 学说的哲学思考——基于 *** 〈实践论〉〈矛盾论〉的分析》,《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年第1期。】这个“总规律”既强调了实践之一的唯物论原理,同时也因为实践与认识的“辩证 *** ”而具有了唯物辩证法 *** 质,这就是 *** 主义的唯物辩证的认识观。 *** 主义认识论的核心在于实践,在于强调人的认识或意识受制于客观物质条件,这也是与旧的认识论的本质区别。 *** 主义认识论的鲜明特点在于辩证,在于强调认识于不同阶段的辩证统一、认识与实践的辩证统一,告诉人们认识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认识的检验标准只能是实践。教条主义由于不能掌握认识的辩证 *** ,所以不能准确科学地把握 *** 主义理论。

13、“两论”是一个有机统一体,堪称 *** 哲学思想的双子星座。《实践论》和《矛盾论》,既是实践论的矛盾论,又是矛盾论的实践论。这两篇经典文献,从理论 *** 质上看,都是实践论的认识论;从理论内容上看,都是实践论的辩证法;从理论渊源上看,都发挥了“辩证法也就是认识论”的基本思想;从现实意义上看,都是“转识成智”、指导实践的世界观和方 *** 。【参见孙正聿:《 *** 的“实践智慧”的辩证法——重读〈实践论〉〈矛盾论〉》,《哲学研究》2015年第3期。】 *** 科学地解答了困扰了中国人几 *** 的“知行”关系问题,运用的有力 *** 就是 *** 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从实践出发而不是从意识、思想出发,从矛盾入手而不是从统一、一致入手。讲实践又讲矛盾,讲认识又讲发展,讲对立又讲统一,讲绝对又讲相对,讲主观又讲客观,讲 *** 内又讲 *** 外,讲干部又讲群众……实践智慧离不开辩证法,辩证思维来源于实践 *** 。旧的唯心主义辩证法由于脱离了实践谈辩证,到头来只能是空谈而已,因为它们是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辩证法,类似于 *** 所批驳的“束之高阁”或“空谈一阵”。

14、在《实践论》中, *** 开篇就指出, *** 以前的唯物论,在认识问题上离开了人的社会 *** 、离开了人的历史发展,因此不能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在他看来,实践是认识产生、发展的源泉。在《矛盾论》中, *** 正是通过阐明思维的根本法则——矛盾法则,紧紧抓住改造认识能力的根本。【参见姜爱华:《论 *** 改造主观世界的哲学思想——重读〈实践论〉〈矛盾论〉》,《 *** 思想研究》2011年第4期。】所以,“两论”从 *** 主义哲学的高度总结中国 *** 的历史经验,指出 *** 的思想路线曾经出现错误的根源,是理论脱离实际、实践脱离国情。因此,“两论”论证了 *** 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 *** 具体实际相结合,并且 *** 地提出实现这种“结合”的思想 *** 就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参见刘毅强:《〈实践论〉〈矛盾论〉与 *** 的思想路线》,《 *** *** *** 校学报》2013年第6期。】大致看来,《实践论》更多告诉了我们为什么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而《矛盾论》更多回答了在实践中如何更好地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问题。“实事求是”凝练地表达了 *** 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是 *** 主义的根本 *** 。所以,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改进我们的思想 *** 和工作 *** ,需要从学习和研读 *** “两论”中汲取哲学智慧的滋养。【参见王秀华:《〈实践论〉〈矛盾论〉与实事求是的哲学智慧》,《领导之友》2016年第16期。】“实事求是”就是“两论”提供的重要方 *** 。所以,“两论”为 *** 人更好地改造主观世界提供了有力指导,也为改造客观世界提供了思想 *** 。

15、整体而言,《实践论》抓住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要害和教条主义者在认识问题上的致命弱点,突出强调了 *** 主义哲学的实践唯物主义精神;《矛盾论》抓住形而上学的要害和教条主义者在思维方式上的致命弱点,突出强调了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参见杨春贵:《〈实践论〉〈矛盾论〉的历史地位、科学价值和当代意义》,《 *** *** 理论研究》2007年第8期。】“问题导向”是“两论”的突出特点和重要使命,抓住抓准当时中国 *** 的实质 *** 问题需要辩证唯物论这个法宝,需要对中国 *** 实际和 *** 主义基本原理作一番扎实而细致的准备,而这些 *** 无疑都做到了。

好了,关于实践论出版时间和《实践论》主题简介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标签: 实践论 出版 时间 简介 主题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