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何梅协定时间,以及何梅协定是 *** 授意的吗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一、何梅协定是什么协定
1935年5月,已通过两年前签订的《塘沽停战协定》将其侵略势力渗透到华北的日本 *** ,又向中国 *** 提出对华北 *** 权的无理要求。 *** 当局在日本的 *** 面前又一次屈服。5月29日,华北军分会 *** *** 长何应钦与日方 *** 开始秘密谈判。6月9日,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向何应钦提出备忘录﹝日文为“觉书”﹞,限三日答复。何应钦经与日方秘密会商后,于7月6日正式复函梅津美治郎,表示对“所提各事项均承诺之”,接受日方要求。何梅往来的备忘录和复函被称为“何梅协定”。《何梅协定》的主要内容是:取消 *** 在河北及平津的 *** 部;撤退驻河北的东北军、 *** 军和宪兵第三团;撤换 *** 河北省 *** 及平津两市 *** ;取缔河北省的 *** 团体和 *** 活动等等。这个协定实际上放弃了华北 *** ,为两年后日本发动全面 *** 埋下了更大的隐患。 *** 接二连三地与日本签订 *** *** 的协定,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极大义愤。张学良和杨虎城于1936年12月12日上午为西安事变向全国发出通电即说:“东北沦亡,时逾五载, *** 凌夷、疆土日蹙,《淞沪协定》,屈辱于前,《塘沽协定》、《何梅协定》,继之于后。凡属国人,无不痛心。”《何梅协定》全文如下:﹝1﹞梅津致何应钦备忘录﹝1935年6月9日﹞一、中国方面对于日本军曾经承认实行之事项如下:﹝一﹞于学忠及张廷谔一派之罢免;﹝二﹞蒋孝先、丁昌、曾扩情、何一飞之罢免;﹝三﹞宪兵第三团之撤去;﹝四﹞军分会 *** 训练处及北平军事 *** 社之解散;﹝五﹞日本方面所谓蓝衣社、复兴社等有害于中、日两国国交之秘密机关之取缔,并不容许其存在;﹝六﹞河北省内一切 *** 部之撤退,励志社北平支部之撤废;﹝七﹞第五十一军撤退河北省外;﹝八﹞第廿五师撤退河北省外,第廿五师 *** 训练班之解散;﹝九﹞中国内一般排外排日之禁止。二、关于以上诸项之实行,并承认下记附带事项:﹝一﹞与日本方面约定之事项,完全须在约定之期限内实行,更有使中、日关系 *** 之人员及机关,勿使重新进入。﹝二﹞任命盛市等职员时,希望容纳日本方面之希望选用,不使中、日关系或为 *** 之人物。﹝三﹞关于约定事项之实施,日本方面采取监视及纠察之手段。以上为备忘起见,特以笔记送达。何应钦阁下:华北驻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昭和十年六月九日﹝2﹞何应钦复函﹝1935年7月6日﹞敬启者,六月九日酒井参谋长所提各事项均承诺之。并自主的期其遂行,特此通知此致梅津司令官阁下何应钦 *** 二十四年七月六日
二、何梅协定的历史背景
1、为了实现侵吞华北进而独霸中国的既定国策,日本军部与关东军利用 *** 的不抵抗政策,着手全面实施分离华北,将华北变为“第二个 *** ”。但由于准备不充分,日本采取了以军事力量为后盾,在经济上加紧掠夺华北资源,在 *** 上制造 *** ,策动华北五省(河北、山西、山东、察哈尔、绥远)“防共自治运动”,通过华北 *** 特殊化的方式,达到占有华北的目的。
2、1935年5月2日夜和3日凌晨,天津日租界 *** 报《 *** 》社长胡恩溥、《振报》社长白逾桓相继被杀。日本指责此系 *** 所为,是排日行为,向 *** 北平分会施加压力。与此同时,1935年5月15日,在热河南部活动的 *** 义勇军孙永勤部受到日本军的追击退入长城以南的“非武装区”,5月20日,关东军越过长城,在与 *** 军夹攻下消灭了这支 *** 武装。日本指责中方 *** 《塘沽协定》,由日本天津驻军参谋长酒井隆于5月29日向 *** *** 提出交涉。这就是所谓“河北事件”。日本利用这一事件,在 *** 恫吓下,强迫 *** *** 接受日本提出各种要求。 *** *** 概为应允。
3、但是,日本侵略者对 *** 当局的一再退让和承诺并不满足,逼使中方用文书形式答复,以便作为凭据。1935年6月11日,日本方面将一份由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签署的“备忘录”送到北平军分会,要求中国方面照抄一份,并由何应钦签章后送交梅津美治郎。
4、在《塘沽协定》签订后,日军又制造事端,想使整个华北“特殊化”。1935年5月2日晚,由日本陆军特务机关资助的天津《 *** 报》社长胡恩溥在天津日本租界内被刺身亡。1935年5月3日凌晨,另一个与日本有关系的天津《振报》社长兼伪“ *** *** 通讯社”记者白逾桓亦在日租界内被刺杀。1935年5月29日,已任华北驻屯军参谋长的酒井隆放出话来,称二人之死是 *** 蓝衣社所为(日本战败后,酒井隆供认二人之死是其策划的)。
5、1935年6月9日,酒井隆约见何应钦,就胡、白被杀事件,向何应钦递交了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拟订的“备忘录”,要求 *** 宪兵第三团、 *** 会政训处等撤出华北。以上机构都是 *** 为加强对华北的控制而设,阻碍了日本使华北脱离 *** 而实行“自治”的阴谋,因此为日军嫉恨。酒井隆还要求 *** *** 军撤出河北,并罢免对日本态度强硬的河北省 *** 于学忠。事关重大,何应钦忙向 *** 报告,并在此后第13天,分4次与酒井隆当面交涉。1935年6月10日,何应钦第4次与酒井隆面谈协商此事时,酒井隆又使出流氓无赖的手段,他把鞋子脱掉,放到谈判桌上,然后盘腿坐在椅子上,并不时地用佩刀敲打桌子,要求何应钦按照日方拟订的条约签字。何应钦没有应允,酒井隆竟大发脾气,骂骂咧咧地出了门,没走几步,即解开裤带,不避周围众人,当院 *** 起来,弄得何应钦哭笑不得。
6、何应钦为避免日方的纠缠,于1935年6月13日回南京向 *** 汇报,经 *** 授意,在与日方多次秘密会商后,何应钦于7月6日正式复函梅津美治郎,表示对“所提各事均承诺之”。何、梅二人往来的备忘录和复函就是臭名昭著的《何梅协定》。
三、何梅协定的协定全文
1、《何梅协定》全文如下:梅津致何应钦备忘录(1935年6月9日)一、中国方面对于日本军曾经承认实行之事项如下:
2、(一)于学忠及张廷谔一派之罢免;
3、(二)蒋孝先、丁昌、曾扩情、何一飞之罢免;
4、(四)军分会 *** 训练处及北平军事 *** 社之解散;
5、(五)日本方面所谓蓝衣社、复兴社等有害于中、日两国国交之秘密机关之取缔,并不容许其存在;
6、(六)河北省内一切 *** 部之撤退,励志社北平支部之撤废;
7、(七)第五十一军撤退河北省外;
8、(八)第廿五师撤退河北省外,第廿五师 *** 训练班之解散;
9、(九)中国内一般排外排日之禁止。
10、二、关于以上诸项之实行,并承认下记附带事项:(一)与日本方面约定之事项,完全须在约定之期限内实行,更有使中、日关系 *** 之人员及机关,勿使重新进入。(二)任命盛市等职员时,希望容纳日本方面之希望选用,不使中、日关系或为 *** 之人物。(三)关于约定事项之实施,日本方面采取监视及纠察之手段。
11、以上为备忘起见,特以笔记送达。
12、昭和十年六月九日何应钦复函(1935年7月6日)敬启者,六月九日酒井参谋长所提各事项均承诺之。并自主的期其遂行,特此通知
四、《何梅协定》主要内容
1、何梅协定 1935年6月9日,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向 *** 华北军分会 *** *** 长何应钦提 *** 觉书",限3日内答复。何与日方秘密会谈后,于7月6日复函梅津,全部承诺日方的无理要求,习惯上称《何梅协定》。主要内容有:中国 *** 取消河北省和平津两市的 *** *** 政机关;撤退驻河北省的 *** *** 军和东北军;撤换 *** *** 河北省 *** 和平津两市 *** ;禁止一切 *** 活动等。
2、通过《秦土协定》和《何梅协定》,日本攫取了冀察两省的大部 *** ,实现了分离华北的之一步计划。继之,日本又开始策动华北五省(河北、山东、山西、绥远、察哈尔)“自治运动”。
3、何应钦( *** 0-1987),贵州兴义人,字敬之。曾任黄埔军校总教官,死于 *** 。
五、什么是何梅协定
1、1935年5月,已通过两年前签订的《塘沽停战协定》将其侵略势力渗透到华北的日本 *** ,又向中国 *** 提出对华北 *** 权的无理要求。 *** 当局在日本的 *** 面前又一次屈服。5月29日,华北军分会 *** *** 长何应钦与日方 *** 开始秘密谈判。6月9日,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向何应钦提出备忘录[日文为“觉书”],限三日答复。何应钦经与日方秘密会商后,于7月6日正式复函梅津美治郎,表示对“所提各事项均承诺之”,接受日方要求。何梅往来的备忘录和复函被称为“何梅协定”。
2、《何梅协定》的主要内容是:取消 *** 在河北及平津的 *** 部;撤退驻河北的东北军、 *** 军和宪兵第三团;撤换 *** 河北省 *** 及平津两市 *** ;取缔河北省的 *** 团体和 *** 活动等等。这个协定实际上放弃了华北 *** ,为两年后日本发动全面 *** 埋下了更大的隐患。
3、 *** 接二连三地与日本签订 *** *** 的协定,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极大义愤。张学良和杨虎城于1936年12月12日上午为西安事变向全国发出通电即说:“东北沦亡,时逾五载, *** 凌夷、疆土日蹙,《淞沪协定》,屈辱于前,《塘沽协定》、《何梅协定》,继之于后。凡属国人,无不痛心。”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