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表示10天的时间的问题,以及和表示十天的时间打一个字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用一个字表示 表示10天时间。( )
意思:十日为一旬(一个月分三旬);十岁为一旬;旬也可指12年,一般说大一旬或小一旬是指一个属相周期12年。
意思:形声,字从目,从舜,舜亦声。“舜”意为“短时间”。“目”与“舜”联合起来表示“眼睛短时间开闭”。
本义:眨眼。引申义:一会儿。一刹那。
意思:形声。从日,从莫,莫亦声。古字作“莫”,像太阳落到草丛中,表示天将晚。“暮”为后起字,其所从之“日”,表示“日日”、“天天”。“莫”与“日”联合起来表示“每天的黄昏”。本义:日落时,傍晚
意思:时间长(跟“暂”相对):久别重逢、久经煅炼。
时间的长短:你来了多久了?该字的主要字义是指时间长,如:久远;也指时间的长短,如:住多久?
意思:早上,如清晨。又如:凌晨五时;霜晨;晨步(清晨散步);晨省(早晨向父母问安);晨安(早安);晨暝(旦夕);晨旭(朝日);晨旦(天亮)
夕,是根据象形之法而造的一个汉字,甲骨文“夕”与“月”的字形相同,皆像初月形,金文稍简而区别于“月”,篆文文字化,隶变后楷书写作“夕”。就其形说为“月”,就其时说为“夕”。夕的本义是“日落,傍晚。”
二、10:00表示10个小时对吗
10:00表示的不是10个小时,表示的10点,所以10:00表示10个小时,不对。
(1)一天=1440分钟,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
(2)一刻=15分钟,一字=5分钟(闽南广东地区用法)。
(1)普通钟表相当于圆,其时针或分针走一圈均相当于走过360°角。
(2)钟表上的每一个大格对应的角度是:30°。
(3)时针每走过1分钟对应的角度应为:0.5°。
三、文言文表达天数
1.古文中诸如三天、七天、一月怎么说
三天:三日;七天:一周;一月:三旬1、日日是计量行星自转一周的时间单位。
三天:三日;七天:一周;一月:三旬1、日日是计量行星自转一周的时间单位。
口语中常俗称天。一个太阳日约等于24小时一个恒星日等于23小时56分4.09 *** 4秒2、周星期,又作周或礼拜,是古巴比伦人创造的一个时间单位,一个星期为七天。
星期的起源应该是连系著月亮的周期,因为七天大约是月亮一周的四份之一。后来犹太人把它传到古埃及,又由古埃及传到罗马,公元3世纪以后,就广泛地传播到欧洲各国。
明朝末年,它也随 *** 教传入了中国,因而称为礼拜。一星期的七天是从拉丁语直接转变过来的,拉丁语中星期日为“太阳日”,星期一为“月亮日”,星期二为“火星日”,星期三为“水星日”,星期四为“木星日”,星期五为“金星日”,星期六为“土星日”;法语直接采用拉丁语的名称,只是将星期日改为“主的日”;因为五颗行星的名称都是古罗马神话中的神的名字。
英语将其中几个换成古日尔曼人神话中的神,如星期二变为日尔曼战神“提尔”的日子,星期五变为日尔曼女神“弗丽嘉”的日子,星期三变为日尔曼神“奥丁”的日子、同样地星期四也是日尔曼神“索尔”的名字;俄语和斯拉夫语言中,已变成“之一”、“第二”日……。在中国,可能是在8世纪时透过明教的传入,使中国有了星期的观念,并以“七曜”来分别命名。
日曜日是星期天,月曜日是星期一,火曜日是星期二,水曜日是星期三,木曜日是星期四,金曜日是星期五,土曜日是星期六。中国在 *** 成立后改称星期,其中的“星”字便是指这七曜,但在日本、韩国和 *** 仍沿用此名字。
4、旬旬,本义是十日。旬的概念从夏朝开始已经存在,在甲骨文中就有旬字。
中国古代天干纪日,每十日周而复始,称一旬。因此专门用一个“旬”字来表示这个时间概念。
中国人仍然使用旬来表示十天这个时间。一月可以分为三旬,分别为上旬、中旬和下旬。
同时旬也可以作为十岁讲。如:八旬老者等。
扩展资料:其他表示时间的词语:1、候古代把五天称为“一候”;现气象学上仍沿用:~温(每五天的平均温度);全年有二十四节气,七十二侯。2、月月是历法中的一个时间单位,照理说,他的长度应该与月球绕地球公转的自然轨道周期相当,但传统上都是以月相变化的周期作为一个月的长度,也就是一个月(太阴月)的长度是会合月(朔望月),大约是29.53日。
对出土文物符木的研究推断,在旧石器时代的早期,人类就已经会依据月相来计算日子。迄今,会合月仍是许多历法的基石。
一年分为12个月;中国农历一年也为12个月,农历的闰年为13个月,多出的一个月称为闰月。3、季度人们俗称的“季度”,就是把一年平均分成四份,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一年可以分为四个季度,每个季度历时3个月。
之一季度:1月-3月;第二季度:4月-6月;第三季度:7月-9月;第四季度:10月-12月。4、年年是与地球在轨道上绕太阳公转有关事件再现之间的时间单位。
一般而言,年的长度取为太阳在天球上沿黄道从某一定标点再回到同一定标点所经历的时间间隔。由于所选取的定标点不同,年的定义也不同,通常有:近点年=365.259 *** 日恒星年=365.256363004个平太阳日(≈365日6时9分10秒)回归年(贝塞尔年)=365.242199174日(≈365日5小时48分45.5秒)交点年=346.62003日(346日14小时52分52.9秒)1984年起,天文学上采用儒略年(不可和历法上的儒略历相混淆)作为统一的年的时间单位,规定为365.2425日,与回归年相比每3000年误差1日。
现代公历里,平年一年为365天(包含52周1天),闰年一年为366天(包含52周2天)。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时间单位。
一般用“前日”;再前几天,就用“几日前”,或者用某某日,用天干地支来表达的,如丁亥日。
追述以前的事情时,往往加一个“初”字,表示当初的意思。古文的时间表达【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之一个时辰。
(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
(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
(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
(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
(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
(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
人定也就是人静。(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岁:年。《捕蛇者说》:“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期年:满一年。《邹忌讽齐王纳谏》:“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积年:好几年。《张衡传》:“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曩:从前。《捕蛇者说》:“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
向:先前。《捕蛇者说》:“向吾不为斯役.”久之:很久。
《狼》:“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良久:很久。
《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异日:将来。
《黄生借书说》:“日姑俟异日观云尔。”旦旦:天天。
《捕蛇者说》:“岂若吾乡邻旦旦有是哉?”旦日:第二天。《陈涉世家》:“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日:一天天。《捕蛇者说》:“而乡邻之生日蹙。”
翼曰:明天。《促织》:“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
翌日:次日。《(指南录)后序》:“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旦:早晨。《术兰诗》:“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
质明:天刚亮。《(指南录)后序》:“质明避哨竹林中。”
亭午:正午。《古风》:“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
宵:晚上。《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暝:天黑了。
《梦游天姥吟留别》:“迷花倚石忽已暝。”即日:当天。
《鸿门宴》:“即日因留沛公与饮。”中夜:半夜。
《祖逖传》:“中夜闻鸡鸣。”失时:过时。
《论积贮疏》:“失时不雨,民且狼藉。”无何:没有多久。
《促织》:“无何,宰以卓异闻。”'尔来:从那时以来。
《蜀道难》:“尔来四万八干岁。”尝:曾经'。
《劝学》:“吾尝终日而思矣。”素:一向,平素。
《陈涉世家》:“吴广素爱人。“既:已经。
《曹刿论战》:“既克,公问其故。”既望:阴历十六。
《观潮》:“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适:刚才。
《孔雀东南飞》:“适得府君书。”几:将近。
《论积贮疏》:“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初:刚开始。
《赤壁之战》:“初一交战。”未几:没多久。
《 *** 》:“未几,夫驹声起。”寻:不久。
《桃花源记》:“未果,寻病终。”已而:不久。
《醉翁亭记》:“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遽:立刻、马上。
《察今》:“遽契其舟。”瞬息:一眨眼。
《活板》:“瞬息可就。”顷刻:一会儿。
《狼》:“顷刻两毙。”少顷:一会儿。
《 ***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食顷:一顿饭工夫。
《促织》:“食顷,帘动..片纸抛落。”卒:同猝”,突然。
《赤壁之战》:“五万兵难卒合。”倏尔:忽然。
《灌园叟晚逢仙女》:“如何半日上倏尔又变了?”秋:时候。《出师表》:“此诚危急哿亡之秋也。”
朔:阴历每月初一。《 *** 》:“朝菌不知晦朔。”
望:阴历每月十五日。《五人墓碑记》: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晦:阴历每月最后一天。《登泰山记》: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
今者:现在。《齐桓晋文之事》:“今者,有人语此,力足以举千钧。”
夜阑:夜深。《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夜阑卧听风吹雨。”
薄暮:傍晚。《岳阳楼记》:“薄暮冥冥。
一、表示动作行为已经发生或曾经发生,如:尝,其意思相当于“曾经”。
①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魏学洢《核舟记》)②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吾尝疑乎是。(柳宗元《捕蛇者说》)③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范仲淹《岳阳楼记》)④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司马迁《陈涉世家》)二、表示动作、状态在继续进行或持续存在,如: 1、会,意思是“恰逢”、“正赶上”。①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司马迁《陈涉世家》)②会宾客大宴。(林嗣环《 *** 》) 2、方,意思相当于“正”、“刚”。
①方欲行,转视积薪后。(蒲松龄《狼》) 3、正,“正好”、“恰好”的意思。
①正沉吟间,夏侯敦入帐,禀请夜间口号。(罗贯中《杨修之死》)②正唯 *** 不能学也。
(《论语/述而》)三、表示在特定的某个时间发生,如:是时。①当是时,妇手拍儿声。
(林嗣环《 *** 》)“当是时”,即“正在这个时候”的意思。四、表示事件或动作行为突然发生,异常迅速,出人意料,如:忽,忽然,暴,急。
①忽一 *** 呼:“火起。”(林嗣环《 *** 》)②忽一彪军撞至面前,大叫:“魏延在此!”(罗贯中《杨修之死》)③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林嗣环《 *** 》)④屠暴起,以刀劈狼首。(蒲松龄《狼》)⑤定伯便担 *** 著肩上,急执之。
(干宝《宋定伯捉 *** 》)⑥急令医士调治。(罗贯中《杨修之死》)例①~④“忽”“忽然”“暴”都有“突然”的意思。
例⑤⑥“急”是“急忙”的意思,除表示动作的急促之外,它还着重表示仓促、忙乱的意思。五、表示同时发生,如:一时。
①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林嗣环《 *** 》)“一时”译为“同一时候”,表示行为、状态存在的时间短暂。
六、表示过了很短的时间就发生,如:顷之,俄而、未几、少时,顷刻、少顷、间,相当于“一会儿”“过了一会儿”的意思。①顷之,客请与予对局。
(钱大昕《弈喻》)②俄而百千 *** 呼。(林嗣环《 *** 》)③未几,夫齁声起。
(林嗣环《 *** 》)④少时,一狼径去。(蒲松龄《狼》)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
(蒲松龄《狼》)⑥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林嗣环《 *** 》)⑦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
(韩非《扁鹊见蔡桓公》)七、表示动作、行为或状态在前不久发生或完成不久,如:初,甫。①大儿初醒声。
(林嗣环《 *** 》)②甫下数子,客已得先手。(钱大昕《弈喻》)八、表示两件事相继发生,其间相距的时间较短,如:既而,寻,相当于“不久”“旋即”的意思。
①既而儿醒,大啼。(林嗣环《 *** 》)②未果,寻病终。
(陶渊明《桃花源记》)九、表示某种情况或行为动作就要发生或完成,如:将,意思是“快要”“就要”“将要”。①不治将恐深。
(韩非《扁鹊见蔡桓公》)②季氏将伐颛臾。(《论语/季氏》)十、表示过了一些时候才发生。
如:已而。①已而太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十一、表示时间过了很久,如:久之,“很久”的意思。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蒲松龄《狼》)②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司马迁《陈涉世家》二是用干支记年。
干,即“天干”(天干依次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即“地支”(地支依次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干、支是我国古代用以记录时间的一套专门的序数 *** 。
干、支按顺序两两相配,至六十次为一循环,称为一个“甲子”(或“花甲子”):甲子、乙丑、丙寅……辛酉、壬戌、癸亥。如:③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
(四册·《西湖游记二则》)④己亥之二月也。(五册·《满井游记》)⑤天启壬戌秋日。
(四册·《核舟记》)三是用国君的年号记年。我国古代帝王年号,从汉武帝刘彻“建元”年号开始,此后多以年号记年。
如:⑥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二册·《桃花源记》)⑦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
(三册·《记承天寺夜游》)二、记月古代记月的主要方式有三种:一是用地支记月。按阴历,寅为正月,卯为二月,其余(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依次类推;二是在春夏秋冬各季前(分别)依次加上孟、仲、季等字,组成孟春、仲春、季春……孟冬、仲冬、季冬,古人用它们作各季中相应月份别称;三是如同现代记月,在月前加数字记月。
初中文言诗文中常见的是第三种,如:⑧胡天八月即飞雪。(四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⑨五月人倍忙。
(五册·《观刈麦》)⑩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六册·《墨池记》)三、记日古代记日的主要方式亦有三种:一是用干支记日。
如:是月丁未。(旧教材·《登泰山记》)二是用特定的节日、节气名称记日。
如: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一册·《过故人庄》)三是在一月之内,古人常用“朔”(农历每月初一)、“月出(fěi)”(农历每月初三)、“望”(农历每月十五)、“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日)、“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等表示日期。
如: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三册·《观潮》)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旧教材·《登泰。
出处:清代·方苞《狱中杂记》:迩年狱讼,情稍重。
白话译文:近几年来打官司,凡情节比较重的。
出处:明末·柳敬亭《柳敬亭传》:期月而诣莫生。
白话译文:过去一个月,(他)前往莫后光处。
出处:清代·邵长蘅《阎典史传》:迟不过旬日。
白话译文:再迟也不过才十天而已。
出处:清代·方苞《狱中杂记》:伤肤,兼旬愈。
白话译文:皮肤 *** 了,过了二十天才痊愈。
出处:南北朝·郦道元《三峡》: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白话译文: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四、10天怎么表示成1个月
10天可以说成三分之一个月。因为10天=三分之一个月。时间(Time)是物质的永恒运动、变化的持续 *** 、顺序 *** 的表现,包含时刻和时段两个概念。时间是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过程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确定时间,是靠不受外界影响的物质周期变化的规律。以地球自转为基础的时间计量 *** 称为世界时 *** 。时、日、月、年、世纪的时间计量属天文学中的历法范畴。
五、10day加不加s
1、因为都表示一段时间,它们做主语的时候谓语都要用单数。
2、比如:one or two days is not enough for this mission
3、ten-day是作为形容词使用,后可直接跟名次(注意中间有短横杠连接时,day只能是单数形式)
4、我不知道是不是你把题目打错了,同时请注意区分ten day`s和ten days`(即ten days`s)
5、ten day`s后直接跟名次,其中ten是修饰“day`s+n(pl)”,例如:ten day`s to *** s十天满满的旅行 ten days`作为物主代词使用,后直接跟名词,意思同之一种说法,只是表达形式不一样而已,例如:ten days`to *** 十天的旅行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