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英荷战争时间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英国荷兰海上争霸时间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英国历史时间轴是什么
公元前55年:朱利叶斯·凯撒(Julius Caesar)之一次率军入侵不列颠。
公元43年:罗马皇帝克劳狄乌斯(Claudius)率军 *** 不列颠。
盎格鲁-撒克逊时期与丹麦 *** 时期:公元449年~1066年。
公元5世纪-9世纪:盎格鲁撒克逊人 *** 不列颠带来古英语不列颠南部改称英格兰开始七国时代。
公元597年:圣·奥古斯丁到达不列颠,使当地人皈依 *** 教。
公元829年:埃格伯特开始威塞克斯王朝(Wes *** ,西萨克逊)。
公元876年:阿尔弗烈德大帝在埃丁顿之战中击败丹麦维京海盗。
公元832~860:肯尼斯·麦克阿尔平统一皮克特人和苏格兰人。
公元1014年:“北海帝国”丹麦克努特大帝兼任英格兰国王。
公元1066年:诺曼底公爵威廉 *** 英格兰。
公元1086年:发布《末日审判书》。
公元1154年:亨利二世继承王位,金雀花王朝开始。
公元1215年:英王约翰 *** 签署由封建贵族提出的《大 *** 》。
公元13世纪初: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创立。
公元1277~1288:英格兰 *** 威尔士。
公元1337~1453:英法"百年战争"。
公元1387~1394:乔叟写作《坎特伯累故事集》。
公元1413年:苏格兰之一所大学圣安德鲁斯大学成立。
公元1455~1487年:约克家族与兰卡斯特家族之间的玫瑰战争。
公元1477年:威廉·卡克斯顿出版印刷之一本书。
公元1536年:英格兰与威尔士合并。
公元1529-1536年:英国 *** *** 立新教圣公会为国教。
公元1558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即位, *** 英国达45年之久创伊丽莎白时代。
公元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公元1603年:苏格兰王詹姆士六世加冕成为英格兰的詹姆士一世,统一了英格兰和苏格兰。
公元1620年:对新 *** 的 *** 激化,一批新 *** 乘"五月花号"抵达美洲。
公元1 *** 2~1651年:英国内战爆发。
公元1 *** 9年:查理一世被处决,克伦威尔宣布 *** 政体。
公元1652-1654年:之一次英荷战争,英国取胜。
公元1665-1667年:第二次英荷战争,英国战败。
公元1672年:第三次英荷战争,签和约恢复战前状态。
公元1676年:格林尼治天文台设立。
公元1685年: *** 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公元1688年:光荣 *** 英国确立君主立 *** 体。
公元1688-1697年:大同盟战争。
公元1698年:伦敦股票交易所成立。
公元1701-1714年: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公元1707年:英格兰、苏格兰议会合并,形成大不列颠王国。
公元1721~1742年:罗伯特·沃尔波成为英国之一任首相。
公元1740-1748年: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
公元1754年至1763年:七年战争英国从法国手中夺得美国加拿大印度的控制权。
公元1757年:普拉西战役,克莱武入侵印度孟加拉。
公元176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东印度公司管理法”规定英国直接 *** 印度。
公元1761年:乔治三世从私人手中买下白金汉宫。
公元1770年:库克船长发现澳大利亚并宣布英王乔治三世对其享有 *** 。
公元1775~1783年:美国 *** 战争。
公元1793年到1815年:七次反法同盟及 *** 战争。
公元1795年:英国出兵占领南非福尔斯湾。
公元1801年:合并爱尔兰,"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成立。
公元1805年:纳尔逊将军特拉法尔加海战。
公元1814年:史蒂芬森发明了火车。
公元1815年:威灵顿公爵滑铁卢战役。
公元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
公元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登基而修建大本钟;下加拿大叛乱。
公元1837~1901年:维多利亚时代日不落帝国。
公元1840年:《威坦哲条约》,新西兰建立。
公元1851年:路透社由德国亚琛迁往英国伦敦。
公元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
公元1863年:之一份正式 *** 比赛规则在英国创立标志现代 *** 的诞生。
公元1886年:伦敦塔桥修建完成。
公元 *** 6年:北岩勋爵创立《每日邮报》。
公元 *** 9年-1902年:第二次布尔战争。
公元1914~1918年:之一次世界大战。
公元1 *** 8年:弗莱明发现青霉素。
公元1931年:澳大利亚成为 *** 国家,加拿大获得 *** 。
公元1939~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
公元1952年:伊丽莎白女王二世加冕。
公元1966年:英格兰举办 *** 世界杯并获得冠军。
公元1970年-1980年:北海油田开始产油。
二、第二次英荷战争的战争过程
英国海军占据优势。英荷两国宣战后,并未立即投入战斗。主要原因是当时处于冬季,天气条件不利于海战,故直到春季来临后才正式交战。
1665年6月13日,英荷双方舰队在英格兰东海岸外的洛斯托夫特展开海战。
荷兰方面由于德·奈特远征非洲未及返回而由沃森纳尔和奥布丹指挥,大约有战舰103艘,11艘纵火船以及7艘通讯船,合计4900门炮,2.1万人。
英国方面舰队总司令是查理二世的兄弟约克公爵,拥有战舰109艘,其中50门至90门火炮的战列舰为35艘,武装商船21艘,纵火船21艘,以及小型船只7艘,合计4200门炮,2.2万人。但英国海军在舰艇大小与火炮威力方面都要优于荷兰海军。
战端伊始,荷兰处于有力的顺风位置,但指挥 *** 未能掌握时机主动攻击。(推测可能为是指挥高层的不协调 *** 所致。)等到风向改变之后,荷兰舰艇才顶风攻击。双方列阵齐射不久,队形就开始散乱,继而转入混战。
在 *** 中,荷兰旗舰“伊恩德纳赫特”号被击中 *** 库,发生 *** ,两位舰队指挥官沃森纳尔和奥布丹双双阵亡。旗舰上409人仅有5人获救。之后,荷兰巨舰“奥兰奇”号遭俘虏,被焚毁。荷兰船只纷纷溃逃,损失惨重:至少17艘战舰、3名海军上将以及兵士4000多人。英国方面仅损失了2艘战舰和800多名水兵。荷兰人指挥 *** 的失误以及旗舰的过早损失给了英国获胜的机会,但其火炮射程的远与海军战术水准的高都是不可忽视的原因。
洛斯托夫特海战后,英国舰队向北欧进发,企图俘虏停在挪威卑尔根港内的70艘荷兰商船,但为荷兰人击退。1665年8月6日,德·奈特返回荷兰,临危受命统率全国海军。他率领荷兰舰队驶往挪威,护航停在卑尔根港内的商船队回国,其中仅有10艘因为风浪掉队而为英国海军俘获。
1665年的下半年,德·奈特依靠出色的指挥艺术,游弋于英吉利 *** 、巡逻于泰晤士河口外,有效地保护了荷兰的对外海上贸易。但是英国的战略优势地位仍然存在,荷兰仅仅是处于只能维护交通线的被动态势。
第二阶段(1665年12月~1666年9月)
战争的扩大与战略相持。经过冬季的休战之后, *** 双方又恢复了战斗,但此时的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
肆虐于14-15世纪的黑死病(即鼠疫)在16 *** -1665年间又卷土重来,再度侵入英国。半年内由伦敦的西区扩及东区。从1665年5月至9月,伦敦 *** 由43人迅速发展到31159人,增加了724倍!夏季发作,9月后开始流行, *** 剧增。据说伦敦人口的1/4、约10万人死于这场灾难。这使得英国国内一片混乱。
1661年1月,荷兰又先后同法国、丹麦结成反英同盟。法、丹两国开始向荷兰提供各种援助。尽管法国并未积极参战,但也迫使英国舰队拨出20艘战舰应付,使得英国海军的总体实力受到削弱。如此一来,英国的战略优势逐渐丧失。
这一阶段,仅仅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双方连续展开了五次海战。激烈程度空前,双方互有胜负,可以说是一场实力的拉锯。
如此一来,英国的战略优势逐渐丧失。
1666年6月1日,德·奈特率领拥有84艘战舰、4600门大炮和2.2万名官兵的舰队出海。据说这是整个冬季荷兰花费了1100万荷兰盾才得以组建的。蒙克(按:当时他已经是阿尔比马比尔公爵了)率78艘战舰、4500门火炮、2.1万官兵的英国舰队迎战。
战前由于 *** 工作方面的失误,使得英国深信法国舰队前来挑衅,于是派鲁珀特亲王率20艘战舰前去截击。仅给蒙克留下2/3的力量,作为支援鲁珀特亲王的预备队。但意想不到的是蒙克舰队迎头撞上了荷兰的主力舰队,于是激烈的战斗就无可避免了。
之一天的 *** 中,荷兰舰队凭借数量上的优势,不但抢占了上风,更渐渐包围了蒙克舰队,给了处于逆风状态的英国舰队以沉重的打击。但战斗的持续没有使得荷兰舰队保住胜果,战至黄昏,双方各损失了几艘战舰,可以说是平分秋色吧。英国的“绥夫蒂秀尔”号遭到俘虏,舰队司令贝克利阵亡。英舰“亨利”号重伤,顽战。荷兰的先遣舰队司令艾弗森被流炮击中,阵亡。
第二天,英国舰队首先发难。荷兰后卫舰队想要抢占上风,结果引起阵形混乱。但英国舰队由于数量上屈居劣势,无法抓住战机打击荷方,故双方仍未打破僵持之局。
到第三天为止,英国方面仅剩下30艘战舰拥有战力,蒙克 *** 西撤。英国先头舰队旗舰“皇家亲王”号(按:又译“太子”号,是英国参战的更大一艘战列舰,拥有90门火炮)被荷兰舰队包围搁浅,舰队司令阿伊斯秋投降,该舰被荷兰人焚毁。但到这一天,战局又发生了变化:先前被派去截击法国舰队的鲁珀特亲王舰队由于没有找到法国舰队踪影,返航,与蒙克舰队残部会合。
*** 清晨,双方展开决战。英国舰队中先头舰队由于航行速度没有掌握好,致使其与主力舰队之间留有空隙,遭荷兰舰队切入。英国舰队后卫为小特罗普(按:既老将特罗普之子)迂回。德·奈特率主力猛攻入英国舰队 *** 。英国舰队陷入混乱,但仍坚持抵抗。荷兰方面为了全歼英国舰队,先后投入3万人和6000门炮,但没有达到目的。至夜幕降临时分,天降大雾,英国趁机撤出战斗。荷军也因 *** 耗尽,加之天气因素,并未予以追击。四日海战就此落幕。英国损失了17艘舰船(包括三艘旗舰),阵亡和被俘官兵达到8000名(按:一说阵亡8000名,被俘3000人),其中有2名将军和12名舰长阵亡。荷兰方面仅损失了6艘战舰,伤亡 *** 0名官兵(按:一说2000名),其中包括3名将领。此役是英荷战争中规模更大的一次海战,也是英国皇家海军历史上少有的几次败仗之一,但四日海战并不是决定 *** 的战役。
古德温海战(1666年7月1日至4日)
德·奈特在四日海战之后虽然把泰晤士河 *** 了一段时间,但英国凭借其强大的工业基础,舰队很快就修复完毕,又出现在了海洋上。7月1日,蒙克率60战舰与小特罗普指挥的约100艘军舰,其中71艘是战列舰,遭遇,双方 *** 了两天。3日,荷兰援兵赶到,蒙克撤出战斗。但到了4日,鲁珀特亲王又率一支援军赶到,蒙克遂发动攻击,但为荷兰舰队击退。此役规模不大,英军损失10艘军舰,死伤1700多人,被俘2000余人。荷兰相对损失较轻。
圣·詹姆斯日之战(1666年8月4日至5日)
德·奈特准备率荷兰舰队溯泰晤士河而上进攻英国首都伦敦。英国方面派出90战舰和20艘纵火船迎击。荷兰方面兵力与之相当,约 *** 艘战舰和 20艘纵火船,然而这次是列阵作战,故在前几次混战中英国方面难以发挥的射击的准确和射程的远的优势,在这次战斗中得以体现。此战打响不久,荷兰先头舰队中的7名将军已经折损了3名,先头舰队溃逃。而小特罗普突然驶出战列线堵截英后卫,并对其穷追不舍,使得德·奈特指挥的 *** 舰队遭到英国前卫舰队和主力舰队的 *** 。德·奈特采取机动战术,边打边撤。
直至8月5日清晨,小特罗普依然杳无踪影,德·奈特只能用8艘军舰掩护沿荷兰海岸浅滩赶上来的掉队船只。后小特罗普幸喜借助浅水海域掩护才未被切断退路,安全返回本国。此役,英军大胜,在仅损失1艘战舰和2至3艘纵火船,伤亡不到300人的情况下(包括5名舰长),使得荷兰损失了20艘战舰,伤亡7000人,4位将军阵亡。
“霍尔姆斯篝火”(1666年8月8日)
“霍尔姆斯篝火”事件很难归入海战一类,但荷兰所受到的损失超过了英国舰队在整个战争期间给荷兰造成的损失的总和。事情大致是这样的:英国的霍尔姆斯受命率领一支小型分舰队突袭荷兰的弗利兰岛,却出乎意料地发现了大量隐藏其间的荷兰商船。英国舰队在几乎未遇任何抵抗的情况下,(按:据说当时仅有两艘小型荷兰军舰前来迎击,如飞蛾扑火皆被焚毁。)纵火 *** 了挤在一起的150多艘荷兰商船。之后,英军又劫掠了弗利兰岛,遂离去。
第三阶段(1666年9月~1667年7月)
荷兰海军取得优势。无关乎舰队实力或是国家总和国力,这一阶段的海战予人的感觉更像是德·奈特的个人华彩的演出。纵然这种说法有些所谓英雄史观的偏颇,但个人于历史的价值恐怕是难以否认的。
在圣·詹姆斯日之战后,英荷双方虽然没有再进行过大规模的海战,但战争却也并未就此停息。两年之久的海战使得两国国力亏空,元气大伤。当 1666年9月10日,一场罕见的火灾降临到伦敦,连续烧了4天4夜,将伦敦城毁去2/3,经济损失超过800至1000万镑(按:经济损失已经超过了两次与荷兰战争的费用)之后,英国无力再战,从1667年1月开始,不断与荷兰方面取得联系,希望进行和平谈判。
荷兰方面的和谈欲求并未如英国那样强烈,国内对于“霍尔姆斯篝火”事件的复仇情绪依旧高涨。为了增加谈判桌上的 *** ,荷兰元首德维特在布雷达会谈期间,秘密下达了进行军事行动的授权。 *** 认为“战争无非是国家 *** 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在这里亦是得到了体现。
荷兰海军虽然在圣·詹姆斯日战役中失利,但舰队主力依旧健在,并未受到致命 *** 的打击。德·奈特通过这场在英国本土附近作战的实践,认识到了夜间偷袭的可能 *** ,并利用 *** 获取了泰晤士河的潮汐、水位、航线等情况以及伦敦地区的军事河经济 *** ,还对水兵进行了夜间战斗的训练。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在得到元首的授权之后,他制定了一项大胆罕见的作战计划:先将舰队在特塞尔岛外紧急 *** 待命,然后觅机偷偷驶入泰晤士河口,沿梅德韦河溯流而上,直达英国舰队的战舰船坞查塔姆,然后将英国战舰击沉或焚毁。之所以谓之“大胆”主要因为这一计划有着极大的风险:姑且不论沿途有英国的各种防御设施,仅泰晤士河口和梅德韦河就多沙洲浅滩,只有涨潮且顺风才能通过,稍一疏忽,错过潮位或是风向不顺、风力不够,则军舰就有搁浅的可能,况且英国海军的全部战舰未必都已进港不能作战。
另外,对于硬体的依赖也是英军未能料到这次奇袭的原因之一:在梅德韦河口和查塔姆之间,设有一根长达800码、重14.5吨的横江大铁链。任何 *** 未曾设想到,荷兰舰队竟敢深入敌腹,将战火引至大英帝国的家门。都说战争是一场豪赌,那么胜利女神大概常常会去眷顾那些敢于在关键时刻掷下巨注的人物,于是,世界海战史上的奇迹出现了。
1667年6月19日,德·奈特率领荷兰舰队(24艘战列舰、20艘小型船、15艘纵火船)航行到泰晤士河口。趁黑夜涨潮之时,先遣舰队顺潮流溯入泰晤士河,一路炮击,很快占领了英国希尔内斯炮台,夺取了贮存在此地的四、五吨黄金以及大量木材、树脂等物质。荷兰舰队横冲直撞,寻找并击毁发现的英国舰船,一些更好的军舰被俘虏准备作为战利品带回本土。荷兰舰队甚至还炮轰伦敦。
22日,荷兰舰队长驱直入到达查塔姆船坞。据说当时英国在次停泊了 18艘巨舰,每舰都在1000吨以上,荷兰舰队进入后打哑了岸上的炮台, *** 部队以及纵火船人员拆除或毁掉了河上障碍,很快英国就损失了6艘巨舰。其中蒙克的旗舰“皇家查理”号被荷兰人带回国内。凭恃着“绅士风度”的英国人自然不耻这样的奇袭,英军的一位目击者写道:“这些威武雄壮、战绩辉煌的战舰的毁灭,是我生平所看见的事情中最令人心痛的。每一个真正的英国人见了都会伤心泣血的。”荷兰舰队横行了三天,最后全部安全返航。之后,德·奈特便 *** 泰晤士河口长达数月。
这次奇袭给英国造成了近20万镑的损失,更使皇家海军蒙受了奇耻大辱。英国遭此大败,加之瘟疫和伦敦大火两重灾难,已无力再战。奇袭加速了英荷两国的谈判进程。
三、英荷战争和地理大发现的时间
1、荷兰取得 *** 后经济发展迅速,利用西班牙衰落和英国忙于内战之机垄断了世界贸易。英国内战结束后,恢复扩张路线,大力发展海军,1651年 *** 禁止荷兰参与英国海上贸易,两国进行了三次贸易战争。
2、地理大发现是指新航路的开辟,15世纪到17世纪,欧洲的船队出现在世界各处的海洋上,寻找着新的贸易路线和贸易伙伴,以发展欧洲新生的资本主义。欧洲人发现了许多当时在欧洲不为人知的国家与地区。
英荷战争时间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英国荷兰海上争霸时间、英荷战争时间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