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大运河开通的时间?隋朝大运河是谁下令开凿的

牵着乌龟去散步 生活 76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隋朝大运河开通的时间,隋朝大运河是谁下令开凿的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隋朝大运河是哪一年完工
  2. 隋朝大运河开通的时间、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3. 隋朝大运河开凿开始于多少年
  4. 隋朝大运河开通的时间 隋朝大运河的简述
  5. 隋朝大运河开凿时间

一、隋朝大运河是哪一年完工

隋朝大运河,605年隋开凿,是隋炀帝非凡的政绩,也是隋炀帝的 *** 。例如,大运河开通之后,曾“游幸”江都。605、610、616年,隋炀帝三游江都(扬州)。“每出游幸,羽仪填街溢路,亘二十余里”,沿途几百里的州县都要献食(《隋书》卷二四《食货志》)。隋朝大运河,其开凿必然脱离不开间接地 *** 人民。开凿大运河,加重了人民负担,激化了阶级矛盾,开凿过程中滥施酷刑,进行 *** 民众抵抗运动。规定:凡反抗者“罪无轻重,不待奏闻,皆斩”(《隋书·刑法志》)。隋是承前启后的一个朝代,文帝与炀帝共在位三 *** 。为复生产和加强漕运,开皇四年(584年)开“广通渠”引渭达潼关。炀帝大业四年(608年)开“永济渠”引沁水南通黄河,自辉县至涿郡,长达两千余里,谓今天京杭大运河。

隋朝大运河---605年至610年开通,共四段:(1).通济渠 605年,隋炀帝征发“河南、淮北诸郡民前后百余万”开通济渠。早在战国初期,魏国就开凿了鸿沟(引河水循汴水,折南循沙水入颍)。通济渠是在鸿沟和下游的汴河两水基础上,加以疏浚的。通济渠自洛阳城西引谷水、洛水入黄河,再自板渚(为板城渚口的简称,在今河南荥阳汜水镇东北黄河侧)引黄河入汴河,经今河南开封东南入淮河。(2).邗沟隋炀帝于605年,征发“淮南民十余万”开通邗沟。早在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下令开通长江和淮河之间的运河。因这条河流经吴国邗城(今江苏扬州)城,所以称为邗沟。隋朝大运河的邗沟,就是在春秋时期吴国邗沟的基础上疏浚的,它从山阳(今江苏淮安)到江都入长江。(3).永济渠 608年,隋炀帝征发河北诸郡壮丁百余万,开永济渠。男子不够,还征发了妇女。永济渠从洛阳的黄河北岸,引沁水东流入清河(卫河),到今天的天津附近,经沽水(白河)和桑干河(永定河)到涿郡。(4).江南河 610年,开江南河。从京口到余杭,“八百余里,广十余丈”。运河两岸筑有御道,栽种柳树,修建离宫40多所(自长安至江都)和许多粮仓。课本《隋朝的大运河》地图上还有一段运河,是584年隋文帝下令开通的。由于渭水多沙,深浅不一,行船不便,就在渭水南边开了一条从长安东到潼关入黄河的运河,长300多里,名广通渠。隋大运河全部完工以后,南北的物资可直达长安。

隋朝大运河,隋炀帝曾三次大型地征用民力。据文献载:(1)大业元年(605)三月,征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人开通济渠,自洛阳西苑引谷、洛之水达于黄河;又自板诸(河南荥阳东北)引黄河水历荥泽入汴水;复自开封之东引汴入泗,达于淮水。同年发淮南民十余万整修邗沟(山阳渎),自山阳(今江苏淮安)引淮水经江都(扬州)至扬子入江。(2)大业四年(608)正月,征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3)大业六年(610),下令开江南河,从京口(江苏镇江)到达余杭。

隋朝大运河,开通条件: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有了显著发展,尤其是会稽郡(今浙江绍兴一带),成为江南最富庶的地区。隋 *** 中心在北方,北方经济虽然发展较快,但两京和边防军所需的粮食相当多,需要江淮地区供应。陆路运输,速度慢,运量小,费用大,无法满足北方的需要。隋朝社会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 *** 掌握了大量的粮食、布帛和财富。为开通运河提供了足够的物质条件。

隋炀帝运河,开通目的:修运河是劳民伤财的举动,是炀帝的功绩,是 *** 。加强对东南方的 *** 、沟通南北经济、加强华北地区的军事力量。大运河开凿,给人民带来沉重负担,但成了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加强了南北联系,对国家的统一和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至今仍造福人民。运河水利运输,成为当时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 上,隋 *** 为加强对东北和江南地区的控制,需要一条南北向的大运河。隋炀帝个人,抱有开运河乘龙舟游江南的目的。

隋朝大运河,地位作用:隋运河以洛为中心,北起涿郡,南到余杭,全长五千多华里,分为永济渠、通济渠、山阳渎(邗沟)、江南河四段。接五大水系,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工程之一。运河长度,世界首屈一指,河道水深、宽度、通航能力--是更大的。运河开通,“商旅往返,船乘不绝”。唐皮日休曰:“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皮子文薮·汴河铭》)。《汴河怀古》(皮日休)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大运河如同长城,饮誉世界,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城市发展,江都、余杭、涿郡等迅速繁荣;维护了国家统一,促进了 *** 集权稳定。

隋朝大运河-扬州大运河:扬州自古以来就是江淮经济文化中心和对外往来的重要港埠。素有“淮左名都”之誉。扬州有许多文化古迹,其中之一就是古运河。大运河是我国古代伟大水利工程,自开凿以来到现在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最早开凿于春秋末年,夫差为了北伐齐晋,从江苏的江都(即现在的扬州)到淮开运河,名邗沟,是我国最早的运河。隋,为强经济,通漕运,隋炀帝下令利用天然河流和旧有渠道,开通包括邗沟,形成运河 *** 。

二、隋朝大运河开通的时间、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隋朝大运河开通的时间:公元605年开始,公元610年完成,耗时五年时间。

1 *** 目的,每位帝王在世的时候都希望拥有一些象征 *** 强的功绩,一方面是为了打仗或者 *** 更加稳固,还有一方面打造自己千古明君的形象。

2公元605年隋炀帝杨广即位后,并于606年 *** 洛阳。那么隋朝 *** 洛阳后,整个 *** 中心偏移北方,古代交通运输非常不方便,南方因为地势关系,不利于隋炀帝在洛阳掌控全国局势。换句话说,万一南方打仗或有人 *** ,送个信件都要耽搁好几天,朝廷在出兵,水路不通的情况下,远水必定救不了近火。隋朝当时 *** 并没有那么的固若金汤。处于军事方面的原因,隋炀帝决心修大运河。

3加强了南北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大运河修建好之后,很多沿河的城市的经济得到了极大的繁荣。造就了1.江苏扬州包括浙江杭州、2.西安,包括洛阳、开封、北京包括天津这样的城市的繁荣。可以说,没有隋炀帝的大运河,也不会有后来的乾隆下江南,没有大运河,江南也不会是非常富饶之地。城市繁荣之后吸引到各种文人墨客的到来。在由那些各种船只,将文化,商品,人员贩运到各个地方。这些对于后世的影响是不可 *** 的。

1从经济和文化上来说:没有隋炀帝的大运河,也不会有后来的乾隆下江南,没有大运河,江南也不会是非常富饶之地。城市繁荣之后吸引到各种文人墨客的到来。各种船舶将文化,商品,人员贩运到各个地方。这些对于后世的影响是不可 *** 的。

2中华文化的多元化和互补化在建造大运河之后体现的尤为明显。几大水系的融会贯通促进了各个民族文化的融汇贯通。商人逐利,天下熙熙,将北方的或者游牧人民文化和产品带到南方,在将南方鱼米之乡的各种绫罗绸缎和文化带去了北方。使得中华文化进行了大融合和大碰撞。让中国成为更富有生命力和 *** 的国家。

3大运河对于世界来说,是最早也是最长的一条运河,它以洛阳为中心向南北延续,南至余杭,由北自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4段,更是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5大水系,全长5000余里。隋炀帝为了建设这条最长的运河,劳民伤财,百姓苦不堪言。但是这条运河确是为了国家的统一,经济文化大发展起到了长远的作用。

4前人种树后人乘凉,隋炀帝大运河为唐朝迎来了开元之治,也奠定了唐朝绚烂斑斓的各民族文化在中国,在世界流芳百世让后世得以传唱和仰视。隋朝虽然昙花一现,但是唐朝借由隋朝发展的大运河文化发扬光大,将中国带入了曾经的辉煌以及极盛。从国家统一和长治久安经济的角度来说,隋炀帝功不可没。

三、隋朝大运河开凿开始于多少年

1、1413年前的今天,0605年4月14日(农历三月廿一),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

2、隋炀帝修建大运河的工程分4段进行。

隋朝大运河开通的时间?隋朝大运河是谁下令开凿的-第1张图片-

3、公元605年4月14日(距今已1413多年)(隋大业元年三月二十一日)隋炀帝“命尚书右丞皇甫议发河南、淮北诸郡民,前后百余万,开通济渠”。通济渠起于洛阳城,西引榖(即涧水)、洛水入黄河;又从极清(今河南荥阳县把水镇东北周黄河水向东到洋州(今河南开封),再顺汴水经商丘,折向东南,接通蕲水,经皖北至淮阴入淮水。之一段工程沟通了洛水、黄河和淮河。

四、隋朝大运河开通的时间 隋朝大运河的简述

1、开凿于公元605年,完工于公元610年。

2、隋朝大运河的前世今生公有以下三个历史阶段。隋朝大运河的前身是由公元前5世纪由吴国开凿的邗沟,它从如今的.扬州附近的邗沟将长江水引流向北,经高邮、淮安等地进入淮河,进而成功沟通了长江和淮河两大江河。

3、隋朝大运河由于公元7世纪初定都洛阳的隋朝开始修建。于公元605年开通济渠,将洛水东引进入黄河,再引黄河水至如今的河南荥阳北,经郑州等地与邗沟相通。又于公元608年开凿永济渠,北上天津、河北涿郡。公元610年,开凿了一条长约400km的江南运河,从江苏镇江直达杭州,至此,隋朝大运河全部开通,全程达2700多km。

4、而后,隋朝大运河历经山河变迁到了元代。在元代将全国 *** 中心迁移至北京后,为缩短隋朝大运河的航线,与公元1283-1293年间,先后挖通了通惠河、会通河、济州河,将运河缩短900多km,改为直线。

五、隋朝大运河开凿时间

开凿于公元605年,完工于公元610年。隋朝大运河的前世今生公有以下三个历史阶段。隋朝大运河的前身是由公元前5世纪由吴国开凿的邗沟,它从如今的.扬州附近的邗沟将长江水引流向北,经高邮、淮安等地进入淮河,进而成功沟通了长江和淮河两大江河。

隋朝大运河由于公元7世纪初定都洛阳的隋朝开始修建。于公元605年开通济渠,将洛水东引进入黄河,再引黄河水至如今的河南荥阳北,经郑州等地与邗沟相通。又于公元608年开凿永济渠,北上天津、河北涿郡。公元610年,开凿了一条长约400km的江南运河,从江苏镇江直达杭州,至此,隋朝大运河全部开通,全程达2700多km。

隋朝大运河历经山河变迁到了元代。在元代将全国 *** 中心迁移至北京后,为缩短隋朝大运河的航线,与公元1283-1293年间,先后挖通了通惠河、会通河、济州河,将运河缩短900多km,改为直线。

隋唐大运河的主要功能是漕运。隋唐时期,国家粮仓设在洛阳,江南等地的漕粮大量运来,运河上终日“漕船往来,千里不绝”。到武则天称帝时,洛阳城中的北市一带已是“天下舟船所集,常万余艘”,河道拥堵太过严重,连女皇都坐不住了。公元701年,武则天下令“引漕渠,开新潭,以置诸州租船”。

1、加强了中国南北的沟通。在古代,水运通常是比陆路靠马、牛车运输方式便宜的。坐船过河甚至跨海,既快捷又能辎重,往往比走旱路要便宜。大运河把南北用水道连起来,组成水网,把几大自然水系(长江、淮河、黄河、海河、钱塘江)变成一个大水系。

2、促进沿河城市的繁荣。唐、北宋的频繁开凿、疏浚、整修使大运河在较长的时期保持畅通,经过唐宋的长期发展,大运河沿线的城镇借助大运河的便利条件,发展的更加兴旺。大运河促进了沿线城市扬州、杭州、西安、洛阳、开封的发展。

文章分享结束,隋朝大运河开通的时间和隋朝大运河是谁下令开凿的的 *** 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

标签: 隋朝 大运河 开凿 下令 开通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