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犹太人到上海避难和以色列人在上海避难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 犹太人为什么来上海避难,上海犹太人避难所在什么地方
- 二战时期,几万犹太人为何选择避难上海
- 犹太人到上海避难为什么需要中国 *** *** ,上海已经是日占区了
- 二战时上海的犹太难民为什么不要 ***
- 二战期间上海收留过犹太人吗
一、犹太人为什么来上海避难,上海犹太人避难所在什么地方
1.中国是与犹太人关系最密切、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犹太人来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当时他们在北宋都城开封定居,因汉化成功而震惊世界。
2.当二战期间全世界纷纷向犹太难民关闭大门时,上海成为了他们唯一的避难所。这种特殊的缘分始于19世纪 *** 战争后,上海因《南京条约》而成为英国商人 *** 中国的首选地。
3.上海吸引了众多犹太富商和家族,他们的经营范围广泛,涉及各行各业,甚至 *** 行业。这些犹太人的成功为二战期间接收更多犹太难民打下了基础。
4.随着 *** 德国的崛起,犹太人遭受了前所未有的 *** 。全球经济危机和战争的威胁导致各国严格 *** *** ,中立国甚至害怕激怒德国而拒绝接收犹太难民。
5.尽管犹太复国主义者在巴勒斯坦建立了定居点,但英国为拉拢中东 *** 国家,禁止犹太人进入巴勒斯坦。美国也 *** 了 *** 法令,使犹太难民的处境更加艰难。
6.然而,上海——这个被誉为“东方巴黎”的城市——向犹太难民敞开了怀抱。1937年后的上海租界成为犹太难民的避风港,尽管日军后来设置了各种 *** 。
7.上海的犹太难民得到了当地市民和国际社会的帮助。上海市民腾出住宅收容犹太难民,甚至在日军误炸犹太居民区时勇敢地 *** 他们。
8.犹太人在上海安顿下来后,积极参与了反 *** 的战斗。他们印制海报传播战况,营救盟军飞行员,甚至有一位犹太医生加入了 *** 。
9.战争结束后,大部分犹太难民选择了 *** 到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而以色列建国后,几乎所有上海的犹太人都选择前往那里。
二、二战时期,几万犹太人为何选择避难上海
1、由于上海特殊的政策和上海犹太人环境所致。
2、上海是二战时期几乎是全世界唯一一个不需要 *** 的城市,这就是上海的特殊政策。但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是上海选择庇护犹太人,这几万犹太 *** 并不是有意要前往上海,因为他们有比上海更好的选择。
3、 *** 对犹太人的 *** 还不算是彻彻底底,在著名的“水晶之夜”前后,大部分犹太人是可以携带“离境 *** ”离开德国 *** 的控制地,但是只可以带走很少的财产,去哪里就随你们犹太人怎么办了。欧洲 *** 自然不会成为犹太人的原则,目标就放在了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阿根廷等等远离欧洲 *** 的地方。
4、不过,这些国家都处于明哲保身的态度,加上国内势力不想碰到到二战的火苗,都反对犹太人入境。
5、至于上海其实已经不在中国人的掌控之中,不仅仅有英美租界等等,还有日战区,说得上各方势力割据的状况。所以大批犹太人涌入上海不仅仅是 *** 领事何凤山发放 *** 这么简单,很多犹太人进入上海以前就辗转多地,像希腊,西班牙等等。
6、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犹太人在上海也是很有势力的一股力量,早在19世纪中期,犹太人进入上海开始发展,到 *** 初期,已经初具规模,形成了800-1000人的团结集体。正是犹太人在上海也分得一本羹,也促成了大批犹太难民得以避难上海。
三、犹太人到上海避难为什么需要中国 *** *** ,上海已经是日占区了
1、上海虽然 *** 军占领,但是中国的 *** 并未丧失,两国只是处于交战状态,中国并没有 *** ,仍然可以发放 *** 。
2、另外,日本在1941年12月偷袭珍珠港之前并未向英美宣战,所以日军还不能去攻占上海的租界。
3、1937年到1939年8月是犹太难民涌入上海的高峰期,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把大部分逃亡到上海的犹太人赶进虹口犹太难民隔离区,并用发放 *** 的方式来 *** 犹太人的人生 *** 。
四、二战时上海的犹太难民为什么不要 ***
其实是要 *** 的,办的人是何凤山, *** 对德国有好感,不支持何凤山的行为,何凤山是顶着压力做的。
何凤山上任时,欧洲上空已战云密布, *** 德国肆虐横行,掀起反犹恶浪。1938年3月,德国吞并了奥地利。奥是欧洲第三大犹太人聚居地,总数约18.5万人。 *** 欲将这里的犹太人赶尽杀绝,规定 *** 的犹太人只要能离开奥地利就可以释放,赶不走的则在 *** 里成批 *** 。因此,对奥地利的犹太人来说,离开就是生存,不能离开就意味着死亡。于是,犹太人纷纷想方设法离开奥地利。
要离开首先要有目的地国家的 *** 。但不少国家都“强调自身困难”,相继对犹太人 *** 亮起了红灯。求生的 *** 使成千上万的犹太人每天奔走于各国领事馆之间,但大都没有结果。17岁的艾瑞克·高德斯陶伯把除中国以外的驻维也纳的 50多个领事馆都跑到了,一个 *** 也没有拿到。富有同情心的何凤山不忍看着犹太人在维也纳等死,勇敢地打开了向犹太人发放 *** 之门。高德斯陶伯1938年7月20日一次就从中国总领事馆拿到了 20份前往中国上海的 *** 。这消息在犹太人中迅速传开,中国总领事馆门前每天从早到晚排着长龙,许多求助无门的犹太人在这里拿到了去上海的“生命 *** ”,从而逃离欧洲去了中国,或转道上海去了美国、巴勒斯坦、澳大利亚等地。顶住压力何凤山成批地给犹太人发放 *** ,引起了 *** 当局的不满。 *** 以中国总领事馆的房子是犹太人的财产为借口,没收了房子。何凤山就自己掏腰包,迅速把领事馆搬到了另一处很小的房子里,坚持发放 *** 。
当时国内政界对向犹太人发放 *** 意见也不一。 *** 对德国有好感,使用德 *** 事顾问,购买德国 *** ,还把儿子蒋纬国送到德国学军事。这自然对何凤山形成了很大压力,他很快就受到了来自顶头上司——驻德大使陈杰的直接威胁。陈杰秉承国内的旨意,想维持同德国的关系,害怕得罪对方,因此坚决反对何凤山给犹太人发放 *** ,但何凤山没有理睬。后有人向 *** 打小报告,说何凤山在向犹太人 *** *** 。陈杰于是采取突然袭击方式,派人到维也纳调查。因查不到证据,才不了了之。但是,何凤山于1940年5月被调离维也纳。
所以中国和以色列的友谊是与执政 *** 无关的
---------------------------------------------------
*** 有将中国领事馆没收,何凤山是自己掏钱租房子办 *** 。汪 *** 建立是在1940年,这是何凤山已经回来了。而且当时中国 *** 分的很乱,有 *** ,汪 *** ,还有势力弱小的中国 *** 。不见得谁压谁一头。
五、二战期间上海收留过犹太人吗
在 *** 大举 *** 犹太人的时候,全世界只有上海对犹太难民敞开大门。但该帖刻意回避了上海敞开大门的原因——沦陷。正是因为1937年“8-13事变”后,日寇占领了上海大部分地区及其周围地带,使得中国 *** 无法行使职权,因此上海才在1937年秋到1939年秋的近两年时间里成为当时世界上唯一不需要 *** 、不需要经济担保、不需要工作证明等即可进入的大城市。
特别要说明的是,来上海避难的犹太人并没有五万,当时全“中国”的所有犹太人不过才四、五万之多,包括原先居住的侨民和后来的难民,除上海外他们主要居于伪 *** 辖下的哈尔滨和青岛等地。来到上海的犹太难民总数约为3万,扣除经过上海去往第三国的外,真正在上海避难的犹太人为2.5万人左右。他们来上海的过程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1)、从1933年 *** 开始排犹到1937年8月日军侵入上海,这段时间里来上海的犹太人总数不过1000—1500人。这段时间里德国犹太人虽然遭到 *** ,但还没有到被剥夺生存权的地步,特别是由于1936年柏林 *** 会的关系, *** 当局曾一度放松排犹的力度。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德国还是全世界仅有的两个慷慨援助中国 *** 的国家之一(另一个是苏联), *** 前期 *** 手上能够和日寇对敌的只有那三十个德械师,蒋的两个儿子也被分别送往苏联和德 *** 校学习,上海又怎么可能会“浑然不知 *** ”~
(2)、从1937年8月日寇侵入上海到1939年8月 *** 犹太人进入上海,这段时间里来上海的犹太难民最为集中,大约为2.1万到2.2万人。特别是在1938年11月9日“水晶之夜”后, *** 掀起反犹狂潮,犹太人 *** 大批外逃。此时世界各国纷纷 *** 犹太难民入境,而上海却由于沦陷后的特殊情况敞开大门,因此才成为犹太人的避难所。还要说明的是,后来 *** 犹太人进入上海也不是日本占领当局的本意,而是由于大批难民的涌入使得上海租界当局和犹太社团不堪重负,并由上海犹太救济组织主动向日本占领当局提出申请后才做出的决定。
(3)、从1939年8月到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大约仍有6—7千名犹太难 *** 入上海。其 *** 别值得一提的是1100名波兰犹太人在“日本辛德勒”——日本驻立陶宛领事杉原千亩(此人曾在伪 *** *** 任职)的帮助下辗转来到上海,其中包括著名的密尔犹太经学院的全体师生约400人,他们在避难时期的上海犹太社团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
3、日本占领当局为何对上海犹太人手下留情?
二战期间有两个很有意思的情况,一是 *** 前期 *** 德国曾慷慨援助中国 *** ,只是因为中国实在扶不起才转而和日本结盟;二是日本人对犹太人很有好感,甚至顶住 *** 要求 *** 上海犹太难民的压力,庇护了这些犹太人。
1937年日寇侵占上海之后,对犹太难民来上海避难不加 *** ,后来又设了三处难民营,给犹太难民以多方援助。
1938年11月9日“水晶之夜”后, *** 掀起反犹狂潮,如继续收留犹太难民则有可能引起德国不满,让日本 *** 颇感为难。12月5日,日本首相、外相、陆相、海相、大藏相特别召开“五相会议”,专门讨论对犹政策。会上虽有分歧,但最后还是认可继续采取对犹亲善政策。由于不便在日本本土容留犹太难民,因此计划在日本占领的中国土地上建立“犹太人居留地”,并鼓励犹太资本“开发满洲”。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海才成为犹太难民的避难所。
1942年6月, *** 德国 *** 驻日本首席 *** 约瑟夫-梅寻格上校专程来到上海,要求日本占领当局仿照 *** 作为“最后解决”上海犹太人,而日本当局却拒绝 *** 要求,只在虹口地区搞了个“无国籍难民区”,将无国籍的犹太难民约1.4万人迁入其中。虽然难民区的状况十分艰难,但并不可与 *** 当局在欧洲所建的 *** 相提并论,日本当局对犹太难民并未施加残害,难民区内 *** 、文化活动均可开展,并由于上海犹太社区和海外犹太社团的大力支援等因素,并未出现大的灾难。
日本人究竟为何对犹太人手下留情?这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其一是 *** 地区不象欧美长期存在反犹主义,日本人对犹太人素无仇怨可言,且在日俄战争期间,美国犹太 *** 希甫积极为日本筹集2000万美元 *** ,明治 *** 破例在皇宫内邀请希甫共进午餐,希甫也成为获得 *** 授勋的之一位外国人,日本 *** 由此对犹太人颇有好感;其二是上海犹太难民中有不少是 *** 犹太人,一旦实施“最后解决”的话,力图保持和苏联不战状态的日本担心会以此触怒苏联;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时日本 *** 内主张和美英保持媾和后路的部分官员与“犹太问题专家”们对欧美反犹势力宣传的“犹太 *** ”信以为真,误以为犹太势力的确垄断国际经济命脉、控制了美英等国的 *** 与外交,因此想通过对犹太难民的亲善来讨好美国犹太“力量”,以影响美国的对日政策。
好了,关于犹太人到上海避难和以色列人在上海避难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