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上海文广局局长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现任上海文广集团总裁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本文目录
一、上海航道局的开浚黄浦河道局的成立与发展
1、1912年4月4日 *** 利用 *** *** 希望各国承认的机会,逼迫其正式签订《办理浚浦章程》(浚浦章程十二条),并经当时担任国务 *** 唐绍仪的批准,成立开浚黄浦河道局(简称浚浦局)。
2、1911年10月,浚浦局总工程师海德生,依据前任奈格原拟的总体规划,制订为期十年(1912年-1 *** 1年)的《黄浦江继续整治计划》,工程费银600万两。经核准于1912年5月施行。
3、航道改善后,对港口航运和经济贸易产生重大影响。上海港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已经在世界大港中崭露头角,1 *** 8年名列世界第14位。1931年,进出上海港货物3797万吨(进口2100万吨),比1 *** 8年提高近10%,上海港成为世界第七大港。(1937-1948年)
1、 *** 战争开始后,浦江两岸战乱频繁,浚浦局的船舶设备尽遭掠夺,疏浚工程全面停顿。日军利用黄浦江航道作为入侵的跳板,给上海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严重 *** 了黄浦江航道。
2、日本 *** 置黄浦江急需而不顾,扣留并强行“租”用大批船只去日本,上海浚浦局损失惨重。1938年10月28日,上海《申报》称:“上海浚浦局 *** 方所扣挖泥技术船,计有建设、海马、海龙、海虎、测量船等大小十艘。近以黄浦水流及航路均已引起重大影响,淤泥日积,致河床日狭。”
3、战时,众多浚浦局职工弃业从戎,依然参加 *** 部队,打击日本侵略军。留局职工则以各种方式反 *** 军 *** ,拒绝随船去日本,日军只得招募社会“闲杂人员”充当船员。上海解放前夕,航道职工全力开展增薪保船和护产斗争迎解放。大型万吨自航耙吸挖泥船“建设号”船员拒赴 *** 。
1948年冬, *** 地下 *** 员李正文通过孙恩元(李的联络员),和兼局长丁贵堂正式会面,要求以各种借口拖延时间,设置障碍堵住航路,保护海关财产,阻挠物资运台,保护 *** 的干部和 *** 人士进出安全,直至1949年5月上海解放。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曾被 *** 和官僚资本主义控制达40多年的上海港口治理养护权,终于回到人民手中,旧浚浦局得到新生。
军管会接管浚浦局后,积极恢复生产,维护黄浦江航道的畅通,施工区域也扩展到江浙沿海及长江部分地区。上海区疏浚队超额完成之一个五年计划,促进了港口运输业的发展。期间,还排除 *** 飞机的 *** 扰,全力投入南京浦口抢险工程。
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河道工程局(于19 *** 年正式更名为上海航道局)挖潜改造增加生产,取得显著成效。自1963年起又以三年时间继续贯彻 *** 调整方针,人员工人增加了30%,生产稳中有升。“ *** ”开始以后,经营管理和生产秩序受到严重干扰。直至70年代初,航道疏浚出现增长势头,黄浦江的维护得以加强,长江口航道治理被确定为国家大中型建设项目。1971年国产4500方挖泥船“劲松”、“险锋”投入长江口使用。为贯彻 *** *** “三年改变港口面貌”指示,编制了1973—1975年三年计划和“五五”期间发展规划,六年完成投资33073万元,先后引进大型耙吸式挖泥船等十余艘。
1976年6月,长江口南槽航道7米航槽通航。长江口航道成为人工常年维护的通海航道。
1978年5月,航道局升格为 *** 直属一级单位。(1949-1957年)
1、上海刚一解放,军事管制 *** 会在接管江海关的同时,一并接管了浚浦局。1950年1月,浚浦局改由军管会财 *** 航运处接管,接管专员为李益民。接管工作“各按 *** ,整套接受,经过调查研究,逐步改造”,为恢复和发展生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为迅速恢复生产,广大职工积极清理和疏通航道,为确保航道畅通而努力。1950年2月,参加南京浦口抢险工程的船员和工程技术人员,不顾 *** 飞机的 *** 扰,不畏艰难,不怕牺牲坚持生产,完成的工程量是解放前上海港两年挖泥量的总和。1954年长江发生超历史更高洪峰记录的洪水,直接威胁2000万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上海区疏浚队数百名职工昼夜不停连续奋战,为泄洪排险,减轻灾情做出了贡献。
3、在三年恢复生产的基础上,1953年-1957年,上海区疏浚队通过改造旧企业建立新 *** ,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超额完成“一五”计划,促进港口运输业的发展。(1958-1972年)
1、“二五”期间,河道工程局广大职工投入到了社会主义建设新 *** 。1961年以后贯彻执行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航道工作呈前进势头。
2、河道工程局自1963年起以三年时间继续贯彻 *** 调整方针,疏浚综合能力增长了10%,船员工人增加了30%,生产稳中有升。
20世纪50、60年代,长江口航道治理研究工作提到议事日程。1971年国产4500方挖泥船“劲松”、“险峰”投入长江口使用。(1973-1978年)
1、为贯彻周 *** “三年改变港口面貌”的指示,编制1973-1975年三年计划和“五五”期间发展规划,至1978年,六年完成投资33073万元。
2、根据 *** 、国家建委为长江口航道改善方案的审定意见,上海航道局建立“长江口航道整治工程处”和横沙基地,并进行航标布设和航道扫测,同时根据北槽河势变化,改选南槽并开展“大会战”。1976年6月,长江口南槽航道7米航槽通航。长江口航道成为人工常年维护的通海航道。
3、在全国大建港中,上海航道局承担华东地区及各主要沿海港口及北方部分港口的航道疏浚、吹填任务,工程量成倍增长。
*** 的十一中三中全会以后,上海航道局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从生产型转为生产经营型,在发展中抓 *** ,在 *** 中促发展,上海航道局开始步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进入新世纪,上海航道局以“振兴民族疏浚产业”为己任,奋发有为、开拓创新,综合实力明显增强,耙吸船舱容位列世界第五。
上海航道局施工足迹遍布中国沿海和大江南北,先后承建了长江口深水航道、太仓中远国际城陆域围堤工程、洋山深水港工程、唐山曹妃甸围海造地工程、黄骅港深水航道工程等数十项国家重点工程。1981年12月27日,航绞1001轮率先走出国门,上海航道局成为我国疏浚行业首个进入国际市场的企业。此后的二十多年里先后承接 *** 、美洲和非洲二十个国家和地区的港口航道疏浚、吹填等工程共计100多项。
二、上海电视台的机构、队伍
1、1958年4月,上海电视台筹建组建立时,由赵庆辉任筹建组负责人。同时从上海电台技术部、服务部抽调了技术骨干卢树人、张青严、徐英、王忻济、陈绍楚、张庆科、黄允、朱锡珪、苏扬等9人,前往北京清华大学、北京广播器材厂、北京电视台( *** 前身)等单位,学习有关电视技术方面的知识。同年8月,从上海市 *** *** 调配了一批编播人员:周峰(导演、参加电视台领导)、朱盾、邹志民、肖振芬(摄影)、张罗山、乔善珍(放映)、苏黎元(洗印)、梁十千(美工师)等8人,又从上海电台文艺部抽调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的许诺、周宝馨、李尚奎、江波、沈西艾、王宗尧等6个青年,先后去北京电视台实习,为电视台开播作准备;在上海电台其他部门选调胡文金(音响)、俞鸿祥(灯光)、毛玉麟、沈曾修(技术人员)及总务保卫人员徐世新、陈松乔、李伟民、章华健等,由上海市委宣传部调入的李宝 *** 负责行政管理。这批筹建组成员,成为上海电视台开播的基本队伍。
2、上海电视台建台初期,隶属于上海电台,编制30人。开播时因工作需要,实际工作人员为34人。电视台副主任赵庆辉、周峰,下设3个组:编播组15人,技术组12人,行政组5人。
3、随着电视 *** 和播出时间的增加,工作人员逐步增加,1966年全台人员增加到108人。充实了领导成员。电视台主任宋丹、副主任周峰、奚里德。下设5个组:新闻组、节目组、演播组、技术组和行政组。
4、1966年“ *** ”开始后,干部队伍被打乱,原有的组织机构处于瘫痪状态,1967年1月18日起,电视台实行军管。1968年4月,电视台建立了“ *** *** 会”。1968年9月,上海工人 *** 思想宣传队进驻上海电视台。接着,电视台的全部工作人员分为大、小两个班子:“大班子”集中搞所谓“斗批改”,后来借“四个面向”的名义将一批技术业务骨干排挤出电视台;“小班子”留在台内工作,一共38人,组织机构设 *** 新闻、技术、行政3个组。
5、1973年6月13日,上海市广播事业局成立,上海电视台成为与上海电台并列的局属单位。由于筹建彩电中心需要,先后从“大班子”或“四个面向”调回一批技术和业务骨干,工作人员补充到176人。设置了 *** 新闻组、演播组、技术组、管理组以及一个参加彩电会战的工作班子。
6、“ *** ”结束以后,为适应工作重点的转移、电视事业的发展,上海电视台不断 *** 体制,调整组织机构。
7、1978年,上海电视台成立临时领导班子,由邹凡扬、奚里德、陈国儒、柳星三等4人组成。邹凡扬为负责人。
8、1979年3月28日,经 *** 上海市委宣传部批准,上海市广播事业局副局长刘冰兼任台长,副台长柳星三、周峰、奚里德、陈国儒、赵庆辉,同时成立台委会,由正副台长6人组成。(同年4月16日增补王忻济、郑礼滨为台委会 *** )。
9、1979年和1980年相继成立人事科(后改为组织科)、财务科,人事、财务相对 *** 。在上海市广播事业局核定的人员编制和财务预算的前提下,电视台自行吸收、聘用各方面人才,自行财务收支核算。1980年6月1日,上海市广播事业局所属的电视教育办公室划归上海电视台领导,后改建为社教部。
10、翌年,上海电视台建立部一级建制,设五部一室:新闻部、文教部、电教部、技术部、管理部、 *** 公室。
11、为扩大电视节目宣传,1982年1月《上海电视》 *** 出版发行。翌年1月,上海电视台因陋就简,办起了中国电视 *** 之一家动画制片厂。
12、1984年1月31日,上海电视台成立 *** 委会,上海市广播电视局副局长 *** 兼任电视台 *** 、台长和总编辑,韩士敏为 *** 委 *** ,时敏、郑礼滨为副台长兼副总编辑,赵庆辉为顾问,何正声为总工程师。同年3月1日,电视台下设机构作了适当调整,设7部、2室、1组。即:新闻部、文艺部、电视剧部、社教部、对外部、技术部、管理部、 *** 委办公室、总编办公室、 *** 委 *** 组。同时上海广播电视艺术团划归上海电视台领导。1985年1月,上海电视台经营公司成立,之后几年,相继成立了上海电视台技术公司、 *** 公司、咨询信息服务公司、贸易服务公司、服务部、电视台二台经济信息服务公司,以及上海正大综艺电视 *** 有限公司、沈传薪——黑川音乐 *** 有限公司两家中外合资、合作公司,共9家具有法人资格的三产企业。
13、1985年11月22日,上海电视台调整领导班子, *** 兼任台长、 *** ,郑礼滨任副台长、总编辑,时敏任副台长、副总编辑,宋明玖任副台长,卑根源任 *** 委 *** (后兼纪委 *** ),吴安甫任总工程师。1986年6月2日,上海电视台成立编委会,由郑礼滨、时敏、卑根源、宋明玖、李海林5人组成。
14、1986年12月,上海电视台的工作人员达到967人。
15、1987年1月10日,经 *** 上海市委同意,上海电视台定为相当于副局级单位。同年3月19日,市委宣传部同意下列人员组成上海电视台领导班子:
16、台长: *** (兼); *** 委 *** :金闽珠;纪委 *** :卑根源;副台长:郑礼滨、时敏、宋明玖、王根发、李海林。
17、1987年5月,为适应 *** *** 的形势,下属机构有较大变动。机构设置有:之一编辑室,录制编辑的节目使用8频道播出,对外呼号“上海电视台一台”;第二编辑室,录制编辑节目使用20频道播出,对外呼号“上海电视台二台”;电视剧 *** 中心;广播电视艺术团;广告经营部; *** 公室;台 *** 委办公室;台 *** 委 *** *** 会。电视台技术部、管理部分别划归上海市广播电视局技术中心、服务中心直接领导,上海电视台的建制相应减少,在编人员为724人。
18、为 *** 人事 *** ,上海电视台在80年代前期曾两次向社会公开 *** 人才:1980年11月27日,上海电视台与上海电 *** 合公开向社会 *** 有志从事广播电视的编辑、记者,报名应聘的有4000余人;1983年8月,再次向社会公开 *** 播音员(节目主持人)、编辑、记者、导演等业务人员。两次共聘用记者、编辑、导演44人,播音员(节目主持人)2人。1988年3月,又公开 *** 节目主持人5名。1985年3月,上海电视台又在台内首次实行干部聘用制:对下属部、室主任,总工程师的聘用期为两年;部、室副主任,副总工程师,科长,副科长聘用期为1年,视其聘用期的业绩和表现,或续聘,或解聘。
19、 *** 7月,金闽珠任上海电视台 *** 兼台长。1991年12月30日,金闽珠任上海电视台 *** ,盛重庆任上海电视台台长兼 *** 委 *** ,孙重亮任 *** 委 *** 兼纪委 *** ,张少峰任副台长。
20、上海电视台为适应电视事业发展的需要和特点,注重队伍年轻化和知识化。据1993年在698个工作人员中统计,35岁以下的206人,占30%;36岁至45岁的301人,占43%;46岁至50岁的99人,占14%;51岁至59岁的86人,占12%;60岁以上的6人,占1%。高等院校本科 *** 的有430人(其中研究生10人),占62%;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的87人,占12%;初、高中文化程度的180人,占26%。
21、1987年以来,上海电视台根据工作人员的学历、资历和工作业绩,评定职称。到1993年12月止,先后被评定为新闻、文艺、技术、经济、 *** 高级职称的有95人,其中正高级职称的有16人,副高级职称的79人。除历年来已办理退休、离休的40人外,现职的有55人。
三、温州市文化广电 *** 局的领导信息
吴东,温州市文化广电 *** 局局长、 *** 组 *** 。男,汉族,1958年10月7日生,浙江温州人,1973年12月参加工作。1973年12月至1974年2月在温州文教用品厂工作,1974年2月至1979年10月在温州锅炉厂工作。1979年10月至1982年8月温州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科 *** ,1982年8月-至1985年3月温州一中团委 *** ,1985年3月至1986年10月温州市教育 *** 会干部,1986年10月至1993年1月温州团市委学校部部长、 *** ,1993年1月至1997年12月温州市龙湾区委 *** 、宣传部长,1997年12月至2005年6月温州市体改委副主任、主任,2005年6月至2007年3月温州市 *** 副 *** 、市审管办主任,2007年5月以后任温州市文化广电 *** 局局长、 *** 组 *** 。主持全面工作。
崔卫胜,温州市文化广电 *** 局副局长、 *** 组成员。男,汉族,1955年1月11日生,山东烟台人,1969年12月参加工作。1969.12-1973.12在2851.5482部队服役,1973.12-1984.06温州市卫生防疫站卫生科医士,1984.06-1986.11鹿城区卫生防疫站卫生科副主任,1986.11-1990.11鹿城区卫生局团委 *** .副科长.纪检员,1990.11-1994.08温州市纪委.监察局干事,1994.08-1997.04温州市纪委宣教室副主任,1997.04-1997.11温州市纪委宣教室主任,1997.11-2003.01平阳县委 *** .纪委 *** ,2003.01-2005.02温州市文化局( *** 局)副局长. *** 组成员,2005.02-温州市文化广电 *** 局副局长(调研员)、 *** 组成员。负责文物管理、文化艺术工作,协助局长分管文化遗产管理处、文化艺术处。
赵松涛,温州市文化广电 *** 局副局长、 *** 组成员。男,汉族,1956年12月14日生,浙江乐清人,1978年11月参加工作。1978.11-1983.09温州商校教师,1985.07-1986.02温州商校教师,1986.02-1988.06温州商校总务科副科长,1988.06-1991.01温州市纪委纪检室干事,1991.01-19 *** .12温州市纪委副科级纪检员,19 *** .12-1993.12温州市纪委办公室副主任,1993.12-1997.11温州市纪委办公室主任,(1995.04-1996.04下派温州市瓯海区新桥镇任委 *** ),1997.11-2001.02文成县委 *** 、纪委 *** ,(1997.09-1999.06厦门大学研究生院研究生课程进修班),2001.02-2003.08温州市纪委 *** 、市直属机关工作 *** 会 *** 、纪工委 *** ,2003.08-2005.02温州市广播电视局副局长、 *** 组成员,2005.02温州市文化广电 *** 局副局长(调研员)、 *** 组成员。负责广播电视、 *** 和行政审批工作,协助局长分管行政审批处和广播影视处。
曾善育,温州市文化广电 *** 局副局长(调研员)、 *** 组成员。男,汉族,1954年12月9日生,浙江温州人,1970年12月参加工作;1970月12至1978月10温州地区百货 *** 站工作;1978月10至1980月6温州地委办公室工作;1986年6月至 *** 8月温州市 *** 局工作, *** 8月温州市委办公室工作;1990年8月市委办公室秘书处副处长;19 *** 年2月市委办公室秘书二处处长;1994年9月市委办公室任副县级处长;1996年6月至2006年9月温州市人民 *** 外事办公室任副主任、 *** 组成员;2006年9月至2007年12月任温州市文化广电 *** 局副局长、 *** 组成员;2007年12月至今任温州市文化广电 *** 局副局长(调研员)、 *** 组成员。负责行政、人事教育、计划财务和文化产业工作,协助局长分管办公室、人事教育处和计划财务处(文化产业处)。
陈朴忠,男,温州市文化广电 *** 局副局长、 *** 组成员。男,汉族,1958年9月生,浙江苍南人,1977年12月参加工作。1977.12—1983.01平阳县越剧团工人、团支部 *** ;1983.01—1983.06平阳县文化局工作人员;1983.06—1985.09苍南县委宣传部干事;1985.09—1987.07温州市委 *** 校 *** 政专业干部大专班(脱产);1987.07—1988.10苍南县委宣传部干事(期间:1987.07—1988.02借用为温州市委宣传部工作);1988.10—1990.08苍南县委宣传部副科长;1990.08—1991.07温州市委宣传部干事;1991.07—1997.05温州市委宣传部办公室副主任,1995.09确定主任科员(期间:19 *** .06—1995.05 *** *** 校函授学院 *** 政专业本科函授学习,1995.05—1996.05下派锻炼任鹿城区城郊乡 *** 委 *** );1997.05—1997.07温州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1997.07—2003.01温州市委宣传部 *** 员教育处处长;2003.01—2006.11苍南县委 *** 、宣传部长;2006.11—2010.01温州日报报业集团 *** 委 *** 、副社长、温州晚报总编辑;2010.01至今温州市文化广电 *** 局副局长、 *** 组成员。负责政策法规、文化市场、印刷发行版权管理工作,协助局长分管政策法规处、文化市场处、 *** 管理处。
柳升高,温州市文化广电 *** 局副局长、 *** 组成员。男,汉族,1966年3月出生,浙江天台人,1984年10月参加工作。1984.10 *** 上海总队四支队奉贤县中队战士;1985.03 *** 上海总队四支队 *** 处 *** 组放映员;1985.10 *** 总部 *** 发行站上海分站检片员;1987.09武汉工学院干部培训队学员;19 *** .07 *** 上海总队 *** 部文化站正排职干事;1990.07 *** 上海总队 *** 部文化站副连职技术员;19 *** .12 *** 上海总队 *** 部文化站副连职干事;1995.12 *** 上海总队 *** 部文化站正连职干事;1996.07 *** 上海总队 *** 部秘书处正连职秘书;1997.12 *** 上海总队 *** 部秘书处副营职秘书;2000.03 *** 上海总队 *** 部秘书群联处副营职秘书;2002.12 *** 上海总队 *** 部秘书群联处正营职秘书;2002.12 *** 上海总队 *** 部秘书群联处副团职秘书;2004.01 *** 总队上海二支队 *** 处主任( *** 委 *** 、纪委 *** );2007.01 *** 上海 *** 学院 *** 部副主任(学院 *** 委 *** 、纪委 *** 、团委 *** );2010.10至今温州市文化广电 *** 局副局长、 *** 组成员。负责历史文化名城创建工作。
曾恩伟,市纪委派驻温州市文化广电 *** 局纪检组组长、 *** 组成员、机关 *** 。男,汉族,1966年4月出生,浙江瑞安人,1988年10月参加工作。1988.10-2001.03瑞安市人民 *** 工作任 *** 员. *** 审判员.审判员.审判长);(1994.09-1997.07参加全国 *** 干部业余法律大学读书); 2001.03-2001.11瑞安市 *** 司法行政科任副科长;(2001.09-2004.07湖南大学 *** 学院法学专业学习);2001.11-2003.08 *** 瑞安市马屿镇委任镇委 *** ;2003.08-2005.03 *** 瑞安市飞云镇委任镇委 *** ;2005.03-2006.06 *** 温州市 *** *** 会科员;2006.06-2006.12派驻温州市文化广电 *** 局监察室任副主任;2006.12-2010.10派驻温州市文化广电 *** 局监察室任主任;2010.10--至今派驻温州市文化广电 *** 局纪检组组长、机关 *** 、 *** 组成员。负责纪检和 *** 务工作。
关于上海文广局局长和现任上海文广集团总裁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