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美国历史加息时间表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美国历次加息对全球影响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历史美国加息时间
1、之一轮加息周期为19833—19848(18个月),基准利率从 85%上调至 115%,引发拉美债务危机
2、1980年代初,美国经济开始了 *** *** *** 的新阶段。经历了70年代的滞涨,以及美联储 *** 沃尔克铁腕治理滞涨之后,美国经济强劲复苏。1983-1984年加息,美国GDP增速折年率从加息周期开始的159%大幅上升至加息结束时的696%,在此期间失业率虽然处于历史高位但快速下降,同时CPI结束80年代初以来迅猛下滑的态势,逐渐企稳回升。
3、此轮加息前后,拉美国家爆发较严重的债务危机
4、——1980年代,处于经济起步阶段的拉美国家储蓄水平较低,国内资金比较匮乏,为了扩大投资规模、加快资本积累和加速本国经济发展,拉美国家无节制地举债发展国内经济。当时外债的积累成为该地区国家的普遍现象,据 *** 统计,1982年底拉美地区外债总额高达3287亿美元。
5、——但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大多依靠出口国内的自然资源以赚取外汇,当美联储货币政策由宽松转向紧缩,国际资本流动方向逆转和大宗商品 *** 下跌导致拉美地区国际收支入不敷出。债务国面临双重威胁,一方面利率攀升导致偿债负担加重,另一方面走低的出口货物 *** 导致偿债能力严重下降。因此,债务违约不可避免,美联储紧缩货币政策成为压垮拉美国家的最后一根稻草。
6、——到1986年底,拉美发展中国家债务总额飙升到10350亿美元,且债务高度集中,短期 *** 和浮动利率 *** 比重过大,巴西、阿根廷等拉美国家外债负担最为沉重,直接导至拉丁美州国家十年发展停滞,直到2003年,拉美国家才走出债务危机的阴影。
7、第二轮加息周期为19883—19 *** 5(15个月),基准利率从 65%上调至 98125%,引发日本经济危机
8、当时,当时通胀抬头。1987年“股灾”导致美联储紧急降息 *** 。由于 *** 及时、股市下跌对经济影响不大,1988年起通胀继续上扬,美联储开始加息应对,利率在 19 *** 最终升至 975%。此轮紧缩使经济增长放缓,随后的油价上涨和 1990年 8月份开始的之一次海湾战争相关不确定 *** 严重影响了经济活动,使货币政策转向宽松。
9、导致日本经济过热硬着落,引发日本经济危机
10、——事件背景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引起美国许多制造业大企业、国会议员的不安,他们纷纷游说美国 *** 。美国 *** 在1985年9月,与日本、联邦德国、法国、英国签订订了著名的“广场协议”。
11、——日元大规模升值,美元热钱大量涌入日本,推高日本房价、物价。美国从1988年2月开启持续时间15个月的加息周期,利息从65%加至98125%,热钱纷纷抛弃日本资产,反流回美国,日本股市楼市 *** ,导致日本经济过热硬着落,引发日本经济危机,致使日本经济长达30年停滞,无法起来。
12、第三轮加息周期为19942—19952(12个月),基准利率从 325%上调至 6%,引发东南亚金融风暴
13、当时,市场出现通胀恐慌。1990-1991年经济衰退之后,尽管经济增速回升,失业率依然高企。通胀下降令美联储继续削减利率直到 3%。到 1994年,经济复苏势头重燃,债券市场担心通胀卷土重来。十年期债券收益率从略高于 5%升至 8%,美联储将利率从 3%提高至 6%,使通胀得到控制,债券收益率大幅下降。
14、美国货币政策紧缩后, *** 各国汇率依然紧盯美元,但是出口放缓和美国加息导致货币贬值压力较大。泰国、菲律宾、印尼、 *** 等国货币成为国际炒家攻击的重点,外汇储备大量消耗,最终只能放弃固定汇率,爆发大范围的金融、债务危机。此次加息也被认为是导致此后1997年爆发 *** 金融危机的因素之一。
15、第四轮加息周期为19996—20005(11个月),基准利率从 475%上调至 65%,刺破互联网泡沫
16、当时,互联网泡沫不断膨胀。1999年 GDP强劲增长、失业率降至 4%。美联储将利率下调 75个基点以应对 *** 金融危机后,互联网热潮令 IT投资增长,经济出现过热倾向,美联储再次收紧货币,将利率从 475%经过 6次上调至 65%。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和纳斯达克指数崩溃后,经济再次陷入衰退,“911事件”更令经济和股市雪上加霜,美联储随即转向,由次年年初开始连续大幅降息。
17、第五轮加息周期为20046—20067(25个月),基准利率从 1%上调至 525%,引发次贷危机
18、当时房市泡沫涌现,此前的大幅降息激发了美国的房地产泡沫。2003年下半年经济强劲复苏,需求快速上升拉动通胀和核心通胀抬头,2004年美联储开始收紧政策,连续 17次分别加息 25个基点,直至达到2006年 6月的 525%。直至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美联储再次开始降息至接近零的水平。
19、第六轮加息周期为201512-201812(36个月),基准利率从0%上调至225%,引发全球经济衰退。
20、美国通过降息,放出大量资金,进入经济过热的国家和地区,推动其资产暴涨,然后通过加息,引动资金回流,造成他国外汇大量流失,引发金融危机,完成美国薅羊毛的目的。
21、2022年美联储议息会议时间表如下:
22、1月27日(北京时间凌晨3点):美联储利率决议、新闻发布会
23、3月17日(北京时间凌晨2点):美联储利率决议、新闻发布会、点阵图、经济预测
24、5月5日(北京时间凌晨2点):美联储利率决议、新闻发布会
25、6月16日(北京时间凌晨2点):美联储利率决议、新闻发布会、点阵图、经济预测
26、7月28日(北京时间凌晨2点):美联储利率决议、新闻发布会
27、9月22日(北京时间凌晨2点):美联储利率决议、新闻发布会、点阵图、经济预测
28、11月3日(北京时间凌晨2点):美联储利率决议、新闻发布会
29、12月15日(北京时间凌晨3点):美联储利率决议、新闻发布会、点阵图、经济预测。
30、会议纪要有时令区别,夏令时为北京时间02:00,冬令时为北京时间03:00。
31、近期高盛预计美联储之一次加息时间将大幅提前至2022年3月,并预计美联储还会在2022年6月和9月再分别加息一次。高盛认为,由于加息时间提前,预计2022年四季度美联储就可能开始缩表。
32、因为美联储购买资产太多,这导致美债市场前所未有的缺乏流动 *** ,美联储最终缩表对市场的冲击可能比加息更大。
33、美元加息就是美联储加息,意味着美国存款的利息提高了,因美元是国际货币,利息提高群众会考虑将存款存入银行赚取利息,自然而然市场上流通的美元减少,美元就会升值,人民币相对就会贬值。
34、美联储加息给市场给人民大众带来的影响有如下几个方面:
35、1美联储加息,存入银行存款会增加,那么市场上用于消费的金额就减少,间接导致我国出口贸易额销量减少;
36、2美联储加息后美元升值,那么货币市场上其他国家货币包括人民币会有短期的贬值,人民币贬值直接导致我国资金加剧外流;
37、3美元升值那么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 *** 便会下跌,比如说国外石油 *** 便会走低,给中国石油 *** 的调整间接使出反作用力,只得下调;
38、4如果以长期而言,美联储加息过后一定周期后也会进入降息周期,那么届时人民币兑美元就会上涨,人民币等等值外币就会上涨,大量资本也会流入中国。
39、美国加息意味着将提高银行的存 *** 利率,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会选择减少对股市的投资,选择把钱存到银行,这对整个股市来讲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一旦美国加息后,会有大量的 *** 资金或外来资金流入美国市场,这就导致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使得美国之外的一些国家进口产品、原材料的成本大大提高。
40、美联储加息指的是美联储通过市场的现状反馈,对短期利率以及存 *** 利率进行调整,从而使得国家经济总体上的可用 *** 和成本能控制在有效范围内,因为一个国家的货币政策会直接影响到短期利率,而短期利率的发展又会影响到长期利率。如此以往就需要不定期地对市场的货币政策和存 *** 利率进行相应的调整。美联储加息政策主要是影响了美国家庭的日常支出,用于投资理财方面的开销以及生产、就业方面的支出。在美国经济出现了通货膨胀的情况下,货币政策会持续的收紧,美联储再选择加息就会对股市,债券市场、外汇市场等造成—定的影响。
41、9月11日,该报报道称,一项针对知名学院派经济学家的调查显示,为了应对不断上升的通胀,美联储将不得不逐步降低 *** *** 期间实施的经济 *** 计划的力度,并于2022年开始加息。
42、这项由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与英国《金融时报》合作进行的最新调查显示,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的方式可能比其最近的预测结果和市场预期更加激进。
43、据报道,刚刚超过70%的受访者认为美联储将在2022年加息至少25个基点。近20%的受访者预计美联储将在明年上半年加息。这比美联储官员今年6月预测的加息时间要早得多,当时他们预计只会在2023年加息。
44、在接受调查的49位经济学家中,大多数人预计美联储将很快宣布开始削减或“缩减”每月1200亿美元的债券购买计划,然后在2022年前结束该计划。
45、报道称,美联储已经承诺维持目前的债券购买规模,直到美国经济在实现2%的平均通胀率和就业率更大化方面取得“实质 *** 的进一步进展”。官员们表示,之一个目标已经实现,但要实现第二个目标还有改进的空间。
46、超过40%的经济学家认为,美联储将在11月的会议上宣布缩减购债规模,而31%的经济学家预计美联储将在12月宣布这一消息。许多经济学家警告说,如果 *** *** 进一步蔓延,就业数据停滞不前,时间表可能会被推后——他们中有四分之一的人预计,美联储要到明年才会发布相关通知。
47、据悉,这一调查结果是在9月3日至8日收集的,与美联储联邦公开市场 *** 会 *** 成员提出的观点一致。这些“ *** ”成员担心物价飞涨,认为美国经济现在可以承受缩减 *** 计划规模的影响。
48、布兰代斯大学经济学家 *** ·切凯蒂(Stephen Cecchetti)表示:“到2022年,劳动力市场将足够强劲,工资增长也将足够强劲。”
49、报告指出, *** 期间积累的储蓄导致消费需求激增,再加上严重的供应瓶颈和其他因素的短缺。种种因素将通胀率推至13年来的更高水平,并再次引发人们对通胀压力将持续的担忧。
50、美联储加息时间2022时间表分别在3月、5月、6月、7月、9月和12月。
51、2022年,美联储将六次加息,分别在3月、5月、6月、7月、9月和12月。之前三次加息幅度分别为025%、05%、075%,目前利率区间为15%-175%。美联储给出的预期是,到今年年底,利率将达到34%。那么大概率之后,三次加息幅度分别为075%、05%、05%。力度比较大,预计今年年底利率会达到35%。
52、2022年,美国通胀一路走高。6月份CPI高达91%。尽管7月份CPI降至85%,但仍处于40年高点。受日益加剧的通货膨胀影响,美联储一路加息,而且幅度一直在加大。它在3月加息25个基点,5月加息50个基点,6月和7月分别加息75个基点。
53、美国联邦储备 ***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简称为美联储(Federal Reserve),负责履行美国的 *** 银行的职责。这个 *** 是根据《联邦储备法》(Federal Reserve Act)于1913年12月23日成立的。美联储的核心管理机构是美国联邦储备 *** 会。
54、联邦储备 *** 由位于华盛顿特区的联邦储备 *** 会和12家分布全国主要城市的地区 *** 的联邦储备银行组成。杰罗姆· *** 为现任美联储更高长官(美国联邦储备 *** 会 *** )。作为美国的 *** 银行,美联储从美国国会获得权力,行使制定货币政策和对美国金融机构进行监管等职责。
55、预计美联储将在2022年加息6次,分别在3月、5月、6月、7月、9月和12月,总共加息150个基点,此前预计为5次加息,累计加息125个基点。
56、与CPI狂飙相伴的是激进加息预期飙升,市场对美联储3月加息50个基点的预期概率从两天前的不到30%大幅提升到55%,之后又增至接近100%,今年加息七次的出现概率升至61%。值得一提的是,美国白宫预计通胀到2022年底有所回落。
57、加息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 *** 银行提高利息的行为,从而使商业银行对 *** 银行的借贷成本提高,进而迫使市场的利息也进行增加。加息的目的包括减少货币供应、压抑消费、压抑通货膨胀、鼓励存款、减缓市场投机等等。加息也可作为提升本国或本地区货币对其它货币的币值(汇率)的间接手段。
58、19 *** 年9月16日,英格兰银行一天之内两度提升英镑的利率,是近代金融史上加息的典型事例。在中国,加息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辅助手段之一。央行2011年内已经3次加息以应对高企膨胀。
59、加息是 *** 银行或普通商业银行(包括非银行的金融机构)对现行的某种或某些利息率进行有目的的提高的行为,通常是为了实现某具体目标而做出的举措。
60、狭义来说,加息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 *** 银行提高利息的行为,通常是指提高存款利息和 *** 利息,从而使得商业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对 *** 银行的借贷成本提高,进而迫使市场的利息也进行增加。
61、加息的目的包括减少货币供应、压抑消费、压抑通货膨胀、鼓励民间存款、减缓或抑制市场投机等等。加息也可作为提升本国或本地区货币对其它货币的币值(汇率)的间接手段。19 *** 年9月16日,英格兰银行一天之内两度提升英镑的利率,试图阻止金融大鳄乔治·索罗斯 *** 英镑,是近代金融史上加息的典型事例。
62、一般而言,加息的直接目的,是迫使商业银行以更贵的成本向 *** 银行借贷,进而迫使银行之间的拆借利息(例如银行隔夜拆息、银行同业拆息)提高,来提高整个金融市场短期融资的成本,抑制恶意投机行为。
63、加息不仅是经济行为,同时也是 *** 、社会因素多重作用下的产物,有时很可能不是为了经济目的而进行,而是迫于压力。
二、美国加息时间表2021
1、二战后到2021年底,美联储前后共经历了13次加息周期,平均每轮加息周期时长约25个月、累计加息幅度约287个BP。本文研究了美联储加息周期对全球流动 *** 与大类资产 *** 的影响,主要结论包括:
2、(1)美联储加息并不必然带动发达国家进入加息周期,从而推升全球利率水平。英国、韩国等国家一般会跟随美联储加息步伐,而日本、德国等国家在2000年以后并不完全跟随美联储的加息周期,发达国家之间货币周期错位也经常发生。
3、(2)美联储加息=>美元升值=>其他国家资本外流,这个逻辑中,美元大幅升值确实容易引发国际资本大幅流动甚至货币危机。但大前提是美元升值,而美联储加息却从来不是美元升值的充分条件,之一个逻辑链条推导不过去。
4、(3)美联储加息周期中,美股估值基本都是下降的,但同时除了极个别情况外(1973年和1987年),标普500指数又都是上涨的。这背后是加息周期中企业盈利的增长幅度超过了估值回落的幅度。
5、(4)历次加息周期中全球大类资产表现:利率,2000年前各国长端利率普遍上行,2000年后很多国家出现了美联储加息周期中长端利率下行。大宗商品,包括原油、黄金、工业金属等在内多数情况下都是上涨的。股票,上涨概率大于下跌概率,2000年以后更明显。汇率,加息周期中美元指数下行居多。
6、(5)按目前市场预期,今年加息四次联邦基金利率可能达到10%左右,后续高点可能在21%到25%,参照以往历史经验,美国十年期国债利率高点预计也在25%左右(现在18%)。依此利率考量目前美股的ERP估值,则仍处在50年代以来的均值水平以下,出现 *** *** 风险可能 *** 小。
7、(6)国内流动 *** 宽松完全可以在很长时间内保持“以我为主”。至于利率差变化将导致人民币汇率有贬值压力,这个有点过虑了,利率差只是影响汇率的很小一部分原因,如果美国通胀无法遏制而导致持续加息,相反人民币更有可能升值。
8、(7)近期A股调整受投资者情绪等短期扰动影响较大,否则没理由所谓的“全球流动 *** 收紧”只影响权益市场,而固收那边利率还在创新低。情绪等短期扰动归根结底是一个均值为0的随机游走变量,最后都要均值回归到的,既然1月份能下,2月份就也能上。
三、历史上美联储加息时间
1、2之一轮加息:82年-84年:经济复苏初期,政策转向 *** 供给学派
2、1983年初,美国刚经历过第二次石油危机,经济逐渐开始恢复增长,GDP增速回升至两位数,但失业率高企,位于10%以上;通胀严重,1980-1981年CPI处于 *** %-148%高位。当时美联储在经济复苏初期就启动加息的最主要原因一是高通胀,二是当时美国经济政策转向 *** 供给、鼓励储蓄的 *** 主义,供给学派占据主流。此轮加息之后,美国核心通胀率快速下降,自1982年底的45%降至1983年Q3的30%,而后又有所抬头;失业率从10%以上的高位降至1984年的72%。
3、3第二轮加息:88年- *** :控制高通胀,对冲流动 ***
4、1987年10月,美国股市 *** ,美联储立即下调基本利率50bp,从731%降至681%,此后6个月内连续下调至65%,并注入大量流动 *** 积极 *** 。
5、到1988年Q1,宽松货币政策开始取得效果,经济增长企稳,通胀风险抬头,核心通胀率一度升至47%。为控制通胀,及对冲此前注入的大量流动 *** ,美联储重启加息。1988年Q1- *** Q2,美联储连续加息16次,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从65%上调至981%。88年美联储加息期间,GDP增速小幅提高,加息对通胀起到一定抑 *** 用,核心CPI企稳在45%左右,但同时制造业PMI下滑明显。
6、4第三轮加息:94年-95年:防止经济过热,实现就业企稳通胀可控
7、20世纪90年代初,信息技术产业高速发展,19 *** -19 *** 年,美联储一路降息,带动经济开始复苏,当时93年4季度GDP增长率已达到77%,经济开始出现过热现象。同时通胀和失业率平稳回落。为防止经济过热,美联储在就业企稳和通胀可控的前提下开始新一轮加息。94年2月-95年2月,美联储连续加息7次,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从3%上调至6%,共加息300个BP。此轮加息期间,核心CPI稳定于3%以下,通胀得到抑制。
8、5第四轮加息:99年-00年:应对互联网泡沫,连续加息后转向地产
9、1999年起,互联网泡沫膨胀,为防止经济过热,1999年6月-2000年5月,美联储连续加息6次,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从475%上调至65%,共加息175个BP。此轮加息期间GDP平稳,失业率小幅下滑,核心CPI低位,但至2000年5月之后,GDP急剧下滑,到2001年出现零增长,连续加息伤害了经济和股市的繁荣,并且驱动美国经济从 *** 经济转向房地产经济,为随后的地产市场发展拉开大幕。
10、6第五轮加息:04年-06年:房地产空前繁荣,通胀有所抬头。
11、2023年2月2日。美联储在公布2023年2月的利率决议,在中国是北京时间周四凌晨3时,也就是2月2日,宣布加息25个基点。加息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 *** 银行提高利息的行为,从而使商业银行对 *** 银行的借贷成本提高,进而迫使市场的利息也进行增加。
12、之一次:1983年3月-1984年8月,从85%加息到115%,通胀率达到135%
13、第二次:1988年3月- *** 5月,从65%加息到98%,1987年出现黑色星期四
14、第三次:1994年2月-1995年2月,从325%加息到6%,诱发了1997年 *** 金融危机
15、第四次:1999年6月-2000年5月,从475%加息到65%,刺破互联网泡沫
16、第五次:2004年6月-2006年7月,从1%加息到525%,次贷危机随后将至接近零
17、第六次:2015年12月-2018年12月,从0加息到225%, *** 出现后开启无 *** QE。
18、华盛顿时间9月21日,美国联邦储备 *** 会结束了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宣布加息7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到3%至325%之间。
19、这也是美联储自今年三月以来第5次加息。美联储自今年3月开启加息周期应对高通胀,连续进行5次加息,累计加息300个基点,创自1981年以来的更大密集加息幅度。
20、预计美联储或将于今年3月完成Taper,6月首次加息,当前基准判断年内加息2次,短期内10年期美债收益率或将震荡上行,10年期中国国债收益率或易上难下。
21、首次加息时点或在2022年6月的议息决议上,第2次加息的时点以及是否可能有第3次加息取决于明年下半年美国通胀和就业情况。
22、加息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 *** 银行提高利息的行为,从而使商业银行对 *** 银行的借贷成本提高,进而迫使市场的利息也进行增加。加息的目的包括减少货币供应、压抑消费、压抑通货膨胀、鼓励存款、减缓市场投机等等。加息也可作为提升本国或本地区货币对其它货币的币值(汇率)的间接手段。
23、19 *** 年9月16日,英格兰银行一天之内两度提升英镑的利率,是近代金融史上加息的典型事例。在中国,加息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辅助手段之一。央行2011年内已经3次加息以应对高企膨胀。
24、加息是 *** 银行或普通商业银行(包括非银行的金融机构)对现行的某种或某些利息率进行有目的的提高的行为,通常是为了实现某具体目标而做出的举措。
25、狭义来说,加息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 *** 银行提高利息的行为,通常是指提高存款利息和 *** 利息,从而使得商业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对 *** 银行的借贷成本提高,进而迫使市场的利息也进行增加。
26、加息的目的包括减少货币供应、压抑消费、压抑通货膨胀、鼓励民间存款、减缓或抑制市场投机等等。加息也可作为提升本国或本地区货币对其它货币的币值(汇率)的间接手段。19 *** 年9月16日,英格兰银行一天之内两度提升英镑的利率,试图阻止金融大鳄乔治·索罗斯 *** 英镑,是近代金融史上加息的典型事例。
27、一般而言,加息的直接目的,是迫使商业银行以更贵的成本向 *** 银行借贷,进而迫使银行之间的拆借利息(例如银行隔夜拆息、银行同业拆息)提高,来提高整个金融市场短期融资的成本,抑制恶意投机行为。
28、加息不仅是经济行为,同时也是 *** 、社会因素多重作用下的产物,有时很可能不是为了经济目的而进行,而是迫于压力。
关于美国历史加息时间表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