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分界时间,战国和春秋的分界线

牵着乌龟去散步 广角镜 24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春秋战国分界时间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战国和春秋的分界线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春秋”“战国”的各自起止时间
  2. 春秋战国分界线
  3. 春秋战国时期的分界事件是什么
  4. 春秋与战国的分界时间是什么
  5. 春秋和战国时期的分界点是什么事件

一、“春秋”“战国”的各自起止时间

春秋的起止时间是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战国的起止时间是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春秋时代,通常用来指中国东周前半期历史阶段,即自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这段历史时期,史称“春秋时期”。据说是由于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 *** ,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名为《春秋》。

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时期之后的大变革时期。经过春秋时期的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

公元前453年,韩、赵、魏 *** 智氏,三家分晋,奠定了战国七雄的格局。公元前221年,秦国灭齐国,统一六国,标志着战国时代的结束。

战国时,各诸侯国陆续形成国君之下将相分职、文武分权的 *** 官僚体制。相,又称相邦、宰相,是百官之长。将,又称将军,是武官之长。

秦国于武王二年开始设丞相一职,丞相中最尊贵者称相邦,更高武职初为大良造,到秦昭王时才设将军。楚国一直以令尹为最 *** 职,柱国或上柱国为地位稍次的更高武官。各国次一级的武官为尉,或称国尉、都尉。国君的秘书称御史,并有监察之任。

二、春秋战国分界线

1、分界线是公元前481年。这一年刚好是《春秋》这本书的绝笔之年。

2、分界线是公元前479年。这一年孔子逝世,宋代有诗曰:“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天带走仲尼,诸侯纷纷灭”。

3、春秋的结束时间为公元前476,战国的开始的时间为公元前475年(周元王元年)。因为郭沫若等历史学家根据历史的断代认为,公元前476之前为奴隶社会,从公元前475年开始进入封建社会,这也就是“春秋战国”的分界线。

他们的依据还有司马迁的《史记》,其开始来记叙“六国时事”的时间也是周元王元年(前475年),所以后来的历史书籍包括教科书都这么划分。

4、分界线是公元前453年。这一年发生的大事是三家灭智,春秋时期的霸主“晋国”由此名存实亡,春秋时期仅存的“礼义”由此彻底崩塌。

5、分界线是公元前403年。这一年发生的大事为三家分晋,周威烈王正式分封赵魏韩三家为诸侯,战国七雄由此全部产生,另外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也认为战国由此开始。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 *** 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被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

西周时期,周天子保持着天下共主的威权。平王东迁以后,东周开始,周室开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义,而无实际的控制能力。

中原各国也因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大国间争夺霸主的局面出现了,各国的兼并与争霸促成了各个地区的统一。因此,东周时期的社会大动荡,为全国 *** 的统一准备了条件。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分界事件是什么

1、春秋与战国这两个历史时期的分界事件是“三家分晋”。周朝是秦始皇开启封建 *** 之前最后一个奴隶制王朝,这个王朝被划分为西周与东周。西周与东周以公元前770年为时间划分点,具体分界事件则是周平王将周朝都城向东迁移至洛阳这一历史事件。而都城东迁之后的东周时期又可分为春秋与战国这两个时间阶段,致使其产生前后分界的历史事件则是“三家分晋”。

2、相比起西周,东周的管辖规模出现了大幅度削减,与此同时周王室对诸侯国的管控能力也有所下滑。其中在周桓王即位之后,一直尽心对待周王室的郑庄公因为这位君王对他的不信任而心生不满。因为这份不满,郑庄公开始停止对周桓王的朝觐。随着周王室与郑国关系的日渐恶化,让周王室权威扫地的“周郑交质”事件随之发生。因此感到愤怒的周桓王联合陈、蔡等四国对郑国发动了攻伐,结果惨败。不仅如此,周桓王还被郑国将领射中肩膀,自此周天子的权威算是彻底荡然无存。

3、以此事为起始,春秋自此进入到礼崩乐坏的状态。公元前712年,鲁桓公杀害兄长并自立为君。而继周桓公之后,楚武王又于公元前704年擅自称王。这些事情的发生,让周天子分封诸侯的 *** 逐渐被 *** 。周王室日渐式微之际各诸侯国开始相互征伐,竞相争夺中原霸主的地位。在此竞争中先后诞生了五个霸主,也就是“春秋五霸”。

4、“春秋五霸”之中有一人是晋文公,也就是说晋国曾一度制霸中原。晋文公在位期间曾经作三军设六卿,在后续的发展中晋国内部的军政大权逐渐从国君旁落至这六卿手中。这六卿分别是韩、赵、魏、智、范、中行这六大家族。这些家族为了掌控更多的权势自是免不了相互争斗,其中范、中行这俩氏族后来先一步被赵家灭掉。

5、再往后发展了一段时间之后,智家见晋国日渐衰败便向其余三家提议各自拿出一部分土地与户口归还给晋公。其余三家因担心分出土地之后自身实力会有所下降,所以都不是很愿意这样做。但是他们三家也并不是完全齐心,所以韩、魏量两家后来又先后献出了封邑,而始终不肯献邑的赵家则遭到了其余三家的联合攻伐。然而在之后的对战中韩、魏两家又被赵家拉拢,继而反过来联手攻打智氏。智氏不敌,最后惨遭平分。这之后赵、韩、魏三家又将晋国其余土地也一并瓜分,天下自此进入战国时期。

6、公元前403年,这三家在周威烈王的册封之下晋升为诸侯,是为韩赵魏三国。

四、春秋与战国的分界时间是什么

1、春秋的结束时间为公元前476,战国的开始的时间为公元前475年(周元王元年)。

2、因为郭沫若等历史学家根据历史的断代认为,公元前476之前为奴隶社会,从公元前475年开始进入封建社会,这也就是“春秋战国”的分界线。

3、他们的依据还有司马迁的《史记》,其开始来记叙“六国时事”的时间也是周元王元年(前475年),所以后来的历史书籍包括教科书都这么划分。

4、春秋时期, *** 上,各种 *** ,变法连接不断,而成功进行变法的国家则强大起来,通过这种 *** 变革周这段历史时期的再次划分,“战国”一名取自于西汉刘向所编注的《战国策》。随着时间的发展,这种观点得到了其支持者的完善和补充。

春秋战国分界时间,战国和春秋的分界线-第1张图片-

5、在前403年之前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灭吴,和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史记》的观点因包括了如上重要的历史事件而得到多数采纳。而战国时期的结束是在秦统一中国(公元前221年)。

五、春秋和战国时期的分界点是什么事件

1、相信很多学历史的人都知道春秋战国时期,所以很多人就很不明白春秋战国是一个时期吗?其实有一个故事正是春秋和战国的节点,这个节点是什么事件呢?

2、主流的节点就是公元前475年或公元前476年,这个时间里的事件是田氏代齐。

3、《史记•六国年表序》:“田常杀简公而相齐,诸侯晏然弗讨,海内争于战功矣。三国终之而卒分晋,田和亦灭齐而有之。六国之盛,自此始。”

4、公元前481年,齐国大夫田常 *** 国君齐简公,取得齐国大权,天下无人来管。所以晋国的“篡臣贼子”们在夺取晋 *** 利的道路上越来越肆无忌惮,终于由六卿分权逐渐演化为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卿灭智氏瓜分其地,三分 *** 。晋国国君名存实亡,以至于公元前403年韩赵魏终于取得周天子的承认,立为诸侯而各其国。田氏也终于于公元前386年得周天子承认,立为诸侯,沿用齐国国号。

5、在那个“贼臣篡子滋起”(司马迁语)的年代,显然还有许多类似的事件。司马迁所举的是他认为的最严重、最重大的两件事。这两件事发生的时间段是公元前481年到前386年,那么,他为何把春秋战国的分界选在前476年和前475年之间呢?司马迁是这样说的:他是在天下史籍被秦始皇烧光的情况下,凭秦国的有年而无月无日的历史记载,继《春秋》所记历史的时间之后,选择周元王元年(前475年)作为开始来记叙“六国时事”的。这些学者的分界理论大都是以《史记》为依据的。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春秋战国分界时间和战国和春秋的分界线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标签: 分界线 分界 春秋战国 战国 春秋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