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很长的时间一个字,哪个字 *** 时间长度

牵着乌龟去散步 百科 30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表示很长的时间一个字这个问题,哪个字 *** 时间长度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为什么很长时间一个字,会突然发现不认识那个字了
  2. 用一个字表示 表示10天时间。( )
  3. 表示较短的时间.一个字表示.
  4. 用一个字表示时间。 (1)十五分钟叫( ) (2
  5. 以一字为头的成语有多少个
  6. 用一个字表示很长的时间

一、为什么很长时间一个字,会突然发现不认识那个字了

不是,我看科教频道里说,当你一眼看到那个字,你很容易认出来,因为这时你是用你的左脑,左脑识别文字。你看久了之后你的右脑就把这个字的结构认下来,右脑识别抽象图形,当你看久了,左右脑都对这个字有记忆,所以出现混肴,你就认为自己不认得这个字了。人真的很有意思。

二、用一个字表示 表示10天时间。( )

意思:十日为一旬(一个月分三旬);十岁为一旬;旬也可指12年,一般说大一旬或小一旬是指一个属相周期12年。

意思:形声,字从目,从舜,舜亦声。“舜”意为“短时间”。“目”与“舜”联合起来表示“眼睛短时间开闭”。

本义:眨眼。引申义:一会儿。一刹那。

意思:形声。从日,从莫,莫亦声。古字作“莫”,像太阳落到草丛中,表示天将晚。“暮”为后起字,其所从之“日”,表示“日日”、“天天”。“莫”与“日”联合起来表示“每天的黄昏”。本义:日落时,傍晚

意思:时间长(跟“暂”相对):久别重逢、久经煅炼。

时间的长短:你来了多久了?该字的主要字义是指时间长,如:久远;也指时间的长短,如:住多久?

意思:早上,如清晨。又如:凌晨五时;霜晨;晨步(清晨散步);晨省(早晨向父母问安);晨安(早安);晨暝(旦夕);晨旭(朝日);晨旦(天亮)

夕,是根据象形之法而造的一个汉字,甲骨文“夕”与“月”的字形相同,皆像初月形,金文稍简而区别于“月”,篆文文字化,隶变后楷书写作“夕”。就其形说为“月”,就其时说为“夕”。夕的本义是“日落,傍晚。”

三、表示较短的时间.一个字表示.

部首:目,四角码:62052,仓颉:bubbq

86五笔:heph,98五笔:hepg,郑码:LPRM

统 *** :77AC,总笔画数:17,笔顺:25111344345354152

眼珠儿一动;一眨眼:转瞬。瞬间。瞬将结束。一瞬即逝。

瞬息、转瞬、瞬目、瞬霎、瞬视、瞻瞬、瞬忽、逾瞬、俄瞬、瞬眼、瞬盼、瞬动、瞬心、倏瞬、鹰瞬、瞬瞚、瞬华、不瞬、瞬刻、一瞬、瞬然、暂瞬、妙瞬、瞬睒,部分词语解释:

一眨眼一呼吸的短时间:一颗流星划过天空,瞬息便消失了。

亦作“逾瞬”。不多久;一会儿。

四、用一个字表示时间。 (1)十五分钟叫( ) (2

1、从清初开始,人们将100刻改定为96刻,每刻时长变为15分钟整,相传成习,一直沿用到今天。

2、星期在中国古代被称为七曜,后来人们用七天作为一周的时间单位,称为星期,也叫作周,是一个时间单位。

3、旬也是一个时间单位,十日为一旬,一个月分为三旬。上旬、中旬、下旬。

4、季度就是把一年平均分成四份,每个季度历时3个月。

5、一年,是指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一年分为12个月。

6、西方的计时 *** 是把一天平均分成二十四份,每一份是一个小时,而我国古代是把一天平均分成十二份,每一份是一个时辰,另外我国古代还有一种叫做日晷的计时工具,它把一个时辰平均分成了八份,一份叫做一刻,而根据上面的分析来看,一份正好是西方计时 *** 中的十五分钟。

7、星期的起源应该是连系著月亮的周期,因为七天大约是月亮一周的四份之一。

8、旬也可指12年,一般说大一旬或小一旬是指一个属相周期12年。

9、一年是一个历法单位,有春夏秋冬四个节气,春天是年的开始和年的结束。一年就是12个月左右,不包括闰年,阳历365或366,阴历354或355天。

五、以一字为头的成语有多少个

1、最全的“一”字开头的成语及其解释:

2、【一度著蛇咬,怕见断井索】《五灯会元·龙门远禅师法嗣》:“问:‘狗子还有佛 *** 也无。’赵州道:‘无意者如何?’师曰:‘一度著蛇咬,怕见断井索。’”比喻在某事上吃了苦头,以后遇到类似情况就感到害怕。亦作“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初刻拍案惊奇》卷一:“文若虚道:‘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说 *** 物,我就没胆气了。只是带了这些银钱回去罢。’”亦作“ *** 被蛇咬,十日怕麻绳”。清·李绿园《歧路灯》七三回:“真真‘—夜被蛇咬,十日怕麻绳’光景。”亦作“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老舍《小坡的生日·上学》:“南星摸着头上的大包,颇有点:‘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的神气。”亦作“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3、【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意林》卷一引《六韬》:“屈一人下,伸万人上,惟圣人能行之。”《汉书·萧何传》:“夫能诎於一人之下,而信於万乘之上者,汤武是也。”一人,谓天子;万人,谓百官。多指地位崇高权势显赫的大臣。

4、【一人之交】好友;至交。谓亲密如一人。

5、【一人有庆】《书·吕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其宁惟永。”孔传:“天子有善,则兆民赖之,其乃安宁长久之道。”后常用为歌颂帝王德政之词。

6、【一人向隅,满坐不乐】谓满堂之上,一人不乐,众皆为之不欢。

7、【一人飞升,仙及鸡犬】同“一人得道,鸡犬 *** ”。

8、【一人得道,鸡犬 *** 】语本汉淮南王刘安举家 *** 的传说。汉王充《论衡·道虚》:“儒书言:淮南王学道,招会天下有道之人,倾 *** 之尊,下道术之士,是以道术之士并会淮南,奇方异术,莫不争出。王遂得道,举家 *** ,畜产皆仙,犬吠於天上,鸡鸣於云中。”后用以比喻一人得势,与其有关者亦皆随之发迹。多含讽刺意。

9、【一人得道,鸡犬飞升】见“一人得道,鸡犬 *** ”。

10、【一人善射,百夫决拾】①古谚语。比喻为将者善战,其士卒亦必勇敢无前。②喻凡事为首者倡导于前,则其众必起而效之。

11、【一人传虚,万人传实】谓本无其事,但因传说者多,大家就信以为真。

12、【一人敌】谓匹夫之勇,止足以敌一人。语出《孟子·梁惠王下》:“夫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

13、【一了百了】语本《朱子语类》卷八:“有资质甚高者,一了一切了,即不须节节用工也。”原为对天资高的人的赞誉之辞,后亦以谓主要的事情了结,其他一切也跟着了结。

14、【一了百当】①犹言一了百了。②谓问题解决得彻底,或事情办得甚为妥当。

15、【一刀两段】①见“一刀两断”。②指 *** ,被杀。

16、【一刀两断】比喻坚决地断绝关系。

17、【一百二十行】犹三百六十行。指各种行业。《宣和遗事》前集:“[微宗等]无日歌欢作乐,遂于宫中内列为市肆,令其宫女卖茶卖酒及一百二十行经纪买卖皆全。”元·关汉卿《金线池》一折:“我想这一百二十行,门门都好着衣吃饭,偏俺这一门却是谁人制下的,忒低微也呵!”《 *** 传》三回:“这市井热闹,人烟辏集,车马辏驰,一百二十行经商买卖行货都有。”参见“三百六十行”。

18、【一棒一条痕】比喻做事扎实或说话一语破的。《朱子语类》卷三四:“大概圣人做事,如所谓一棒一条痕,一捆一掌血,直是恁地。”明·王阳明《传习录》卷下:“诸公在此,务要立个必为圣人之心,时时刻刻须是一棒一条痕,一捆一掌血,方能听吾说话句句得力。”亦作“一鞭一条痕”。《儒林外史》一一回:“八股文章若做的好,随你做甚么东西,要诗就诗,要赋就赋,都是一鞭一条痕,一捆一掌血。”《儿女英雄传》三五回:“吾兄这几句说话,真是一鞭一条痕的好文章。”

19、【一悲一喜】既悲伤又高兴。《平妖传》二回:“表公单单一身,不胜凄惨,且喜有了 *** 命,又得了两件至宝,正所谓一悲一喜。”

20、【一鼻孔出气】指相互间言行如出自-人,常含贬意。《醒世姻缘传》六回:“那晁住媳妇就是合珍哥一个鼻孔出气,也没有这等心意相投。”《 *** 书信集·致曹靖华》:“新月博士常发议论,都和官僚一鼻孔出气,南方已无人信之。”

21、【一鼻子灰】比喻碰壁或受斥责。《红楼梦》五五回:“幸而平姐姐在这里,没得臊一鼻子灰,趁早知会他们去。”

22、【一寸光阴一寸金】俗谚。意谓时间非常可贵,必须珍惜。

23、【一子出家,七祖 *** 】见“一子出家,九祖 *** ”。

24、【一子出家,九祖 *** 】谓子孙中有一人出家, *** 都能 *** 。常用以借喻一人得势,全家沾光。

25、【一子悟道,九族生天】犹言一子出家,九祖 *** 。

26、【一天一地】①指天和地。②形容到处都是。

27、【一天星斗】①满天星星。②唐杜牧《华清宫三十韵》:“ *** 驰号令,星斗焕文章。”后以“一天星斗”形容文章华美。③方言。谓事情杂乱难理,见清范寅《越谚》卷上。④犹言满城风雨。

28、【一夫之用】谓仅能当一人之用,而无兼人之能。

29、【一夫当关】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30、【一元复始】《公羊传·隐公元年》:“元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后以“一元复始”为新的一年的开始。并常以下句“万象更新”合成春联,今人亦偶用之。

31、【一木难支】①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扞和峤呴曰:‘元裒如北厦门,拉攞自欲坏,非一木所能支。’”隋王通《文中子·事君》:“大厦将颠,非一木所支也。”后以“一木难支”谓崩溃的形势非一人所能挽救。②喻艰巨的事业非一人所能胜任。

32、【一五一十】①以五为单位往下计数。②形容叙述得原原本本,没有遗漏。

33、【一不扭众】谓一人不应或难以违反众意。

34、【一切万物】宇宙间所有的事物。

35、【一切众生】 *** 谓人类和一切有情识的生物。

36、【一日三月】《诗·王风·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后以“一日三月”形容对人思念殷切。

37、【一日三省】谓每天多次地自我反省。语出《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38、【一日三秋】《诗·王风·采葛》:“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孔颖达疏:“年有四时,时皆三月,三秋谓九月也。”后以“一日三秋”形容对人思念殷切。

39、【一日三复】谓在一天之内多次反复玩味。

40、【一日三岁】《诗·王风·采葛》:“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后以“一日三岁”形容对人思念殷切。

41、【一日千丈】形容形势发展极为迅速。

42、【一日千里】①形容马跑得极快。②比喻人才智出众。③形容进步或发展的迅速。

43、【一日之长】谓年龄比别人稍大。语出《论语·先进》:“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44、【一日之长】谓才能比别人稍强。

45、【一日 *** 】形容行动迅速,进展极快。

46、【一日万几】亦作“一日万机”。形容帝王每天处理政事极为繁忙。语本《书·皋陶谟》:“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几。”孔传:“几,微也。言当戒惧万事之微。”

47、【一牛吼地】谓牛鸣声可及之地。喻距离较近。

48、【一手一足】比喻一个人或一人之力。

49、【一手包办】①一人全部办理。②个人独揽。

50、【一手遮天】唐曹邺《读李斯传》诗:“难将一人手,掩得天下目。”后以“一手遮天”形容仗势弄权,瞒上欺下。

51、【一毛不拔】语出《孟子·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燕丹子》卷中:“荆轲曰:‘有鄙志,常谓心向意,投身不顾;情有异,一毛不拔。’”后以“一毛不拔”形容极端吝啬。

52、【一片冰心】谓心地纯洁, *** 淡泊。

53、【一片宫商】形容象乐声那样和谐动听。宫、商,古代五音的两个音阶,常用作乐声的代称。

54、【一仍旧贯】语出《论语·先进》:“鲁人为长府,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何晏集解引郑玄曰:“仍,因也。贯,事也。因旧事则可也,何必复更改作。”后以“一仍旧贯”表示完全按照旧例。

55、【一反常态】完全改变了平常的态度。

56、【一介之士】①一个微末的士人。②忠心正直的人。

57、【一介不取】语出《孟子·万章上》:“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后以“一介不取”谓一丝一毫亦不苟取。

58、【一心一意】《三国志·魏志·杜恕传》“免为庶人,徙章武郡,是岁嘉平元年”裴松之注引《杜氏新书》:“故推一心,任一意,直而行之耳。”后因以“一心一意”谓同心同意;或专心专意,毫无他念。

59、【一心一德】同心同德。语出《书·泰誓中》:“乃一德一心,立定厥功,惟克永世。”

60、【一心同功】同心协力,共赴事功。

61、【一心同归】齐心趋向同一目的。

62、【一心无二】同心共志,没有两意。

63、【一孔之见】汉桓宽《盐铁论·相刺》:“持规而非矩,执准而非绳,通一孔,晓一理,而不知权衡。”《礼记·中庸》“反古之道”汉郑玄注:“反古之道,谓晓一孔之人,不知今王之新政可从。”唐孔颖达疏:“孔谓孔穴。孔穴所出,事有多涂。今惟晓知一孔之人,不知馀孔通达,惟守此一处,故云晓一孔之人。”后因称狭隘片面的见解为“一孔之见”。

*** 、【一以贯之】原指孔子的忠恕之道贯穿在一切事物中。后亦泛指一种思想或理论贯通始终。

65、【一以当十】一人可抵过十人。形容斗志旺盛。

66、【一以当百】一人抵过百人。极言勇猛。

67、【一世龙门】后汉李膺有重名,后进有升其堂者,谓之“登龙门”。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后因称文人所景仰的人物为一世龙门。

68、【一本正经】原指一部正规的经典。后即用以形容态度庄重严肃。有时带有讽刺意味。

69、【一本万利】用极少资本牟取更大利润,形容本轻利重。

70、【一目十行】一眼能看十行文章。形容阅读的速度极快。语本《梁书·简文帝纪》:“读书十行俱下。”及《北齐书·河南康舒王孝瑜传》:“兼爱文学,读书敏速,十行俱下。”

71、【一目了然】一看就很清楚。亦作“一目了然”。

72、【一目之士】指见解片面,不能看到事物整体的人。

73、【一目了然】一看就很清楚。亦作“一目了然”。

74、【一生一世】从生到死;一辈子。

75、【一生九死】谓经历多次生命危险而 *** 。

76、【一丘一壑】①《汉书·叙传上》:“渔钓於一壑,则万物不奸其志;栖迟於一丘,则天下不易其乐。”后因以“一丘一壑”指退隐在野,放情山水。②犹一山一水。

77、【一丘之貉】同一山丘上的貉。喻同类无所差别。今用于贬义。丘,亦作“邱”。

78、【一代 *** 】指开创风气,为当世所景仰的人物。

79、【一代楷模】楷模:榜样。一个时代的模范人物。《旧唐书·李靖传》:“朕观自古已来,身居富贵,能知止是者甚少。……公能识达大体,深足可嘉。朕今非直成公雅志欲以公为一代楷模。”

80、【一代宗臣】《汉书·萧何曹参传赞》:“淮阴黥布等已灭,唯何参擅功名,位冠群臣,声施后世,为一代之宗臣。”一个时代中大家所景仰的大臣。亦作“一代鼎臣”。《南史·丘灵鞠传》:“公为一代鼎臣,不可复为覆餗sù。”

81、【一民同俗】谓使人民的思想风俗齐同。

82、【一匡九合】春秋时管仲辅助齐桓公“一匡天下,九合诸侯”,建立霸业。后亦以“一匡九合”指立国大事。

83、【一成一旅】方十里为成,五百人为旅。传夏少康凭此灭过、戈而复禹业。后遂用为势微力弱卒能克敌制胜、光复旧业之典。

84、【一成不变】《礼记·王制》:“刑者,侀也。侀者,成也。一成而不可变,故君子尽心焉。”孔颖达疏:“容貌一成之后,若以刀锯凿之,断者不可续,死者不可生,故云不可变。”后以一成不变”谓刑法一经制定,不容变更。亦泛指墨守成规,不知变通。

85、【一吐为快】尽情说出要说的话而感到畅快。

86、【一帆风顺】①本指帆船一路顺风。亦用为祝人旅途安吉之辞。②比喻境遇顺利或办事容易。

87、【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见“一度著蛇咬,怕见断井索”。

88、【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见“一度著蛇咬,怕见断井索”。

*** 、【一年半载】约计时间之词。多则一年,少则半年。

90、【一决雌雄】一决胜负。雌雄,喻高低。

91、【一衣带水】《南史·陈纪下》:“隋文帝谓仆射高颎曰:‘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一衣带水”谓象一条衣带那么宽的河流,形容其狭窄或逼近。因隋将伐陈,陈在长江之南,故云。后亦泛指江河湖海不足为阻。

*** 、【一字一句】①每字每句。②形容说话清楚从容。

93、【一字一板】①犹一字一句。形容说话从容,吐字清晰。②指严肃认真,毫不苟且。③犹言正正经经,合乎规矩。

94、【一字一珠】形容歌声圆润。语出唐薛能《赠歌者》诗:“一字新声一颗珠,转喉疑是击珊瑚。”后亦以“一字一珠”称誉文章华贵。

95、【一字千金】①秦相吕不韦使门客著《吕氏春秋》,书成,公布于咸阳城门,声言有能增删一字者,赏予千金。见《史记·吕不韦列传》。又汉刘安著《淮南子》,亦悬赏千金,征求士人意见。见汉桓谭《新论·本造》。后因以“一字千金”极言文章价值的高贵。②指书法作品的珍贵。

96、【一字千秋】谓文字警辟,足垂久远。

97、【一字不苟】一个字也不随便。形容行文时字斟句酌,反复锤炼。

98、【一字不易】《新唐书·文艺传中·孙逖》:“开元间,苏颋、齐澣、苏晋、贾曾、韩休、许景先及狄典诏诰,为代言最;而逖尤精密,张九龄视其草,欲易一字,卒不能也。”后因以“一字不易”谓文字精醇,一个字也不能更改。亦用于指抄袭者一字不改地照抄别人的文章。

99、【一字长城】谓一言奏效,可比长城。

100、【一字连城】《魏书·彭城王勰传》:“黄门侍郎崔光读暮春群臣应诏诗。至勰诗,高祖仍为之改一字……勰曰:‘臣闻《诗》三百,一言可蔽。今陛下赐刊一字,足以价等连城。’”后因以“一字连城”极言文字价值的崇高。连城,指“连城璧”。

101、【一字兼金】形容文字极其珍贵。兼金,价值倍常的好金。

102、【一字褒贬】原谓《春秋》笔法严谨,一字即寓褒贬之意。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春秋》虽以一字为褒贬,然皆须数字以成言。”孔颖达疏:“褒则书字,贬则称名。”晋范宁《春秋谷梁传序》:“一字之褒,宠逾华衮之赠;片言之贬,辱过市朝之挞。”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徵圣》:“故《春秋》以一字为褒贬。”后亦泛指论人议事用词严谨而有分寸。

103、【一技之长】指有某种专长或技能。

104、【一花独放】一种花独自 *** 。与“百花齐放”相对,常比喻缺少各种不同形式、风格的艺术作品。

105、【一步一 *** 】汉王充《论衡·论死》:“如人死辄为 *** ,则道路之上一步一 *** 也。”本谓 *** 很多,后为疑心生暗 *** 之意。

106、【一步一趋】①形容紧跟着行走。语本《庄子·田子方》:“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②比喻事事模仿和追随别人。常含贬意。

107、【一步登天】一步跨上青天。比喻一下子达到极高的境界或程度。常用以讽人突得高位。

108、【一见如旧】初次相见意气相投,有如故交。语本《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扞吴公子札呴聘於郑,见子产,如旧相识。”

109、【一见倾心】一见面就产生倾慕的情感。

110、【一见锺情】①指男女之间一见面即产生爱情。②借指对人或事物一看见就发生了很深的感情。

111、【一吠百声】即一犬吠形,百犬吠声。

112、【一男半女】指一个子女,一个儿子或女儿。

113、【一串骊珠】形容歌声圆润,唱时如一串明珠。

114、【一吟一咏】指吟诗作赋。晋孙绰、许询同负盛誉,和尚支遁问绰与询孰优孰劣,绰答:“高情致远, *** 早已伏膺;一吟一咏,许将北面。”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芳啊督�椤に锎麓�贰

115、【一身是胆】全身都是胆。形容极其英勇无畏。

116、【一佛出世】① *** 认为世界每经历一小劫,有一佛出世。②引申为难得之意。③犹一佛出世,二佛生天。

117、【一言一行】一句言语和一个行动。亦谓每句话,每个行动。

118、【一言九鼎】秦昭王十五年秦围赵都邯郸,赵使平原君赴楚求救,毛遂自愿同往。经遂晓以利害,楚王同意救赵。平原君因而赞扬曰:“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於九鼎大吕。”见《史记·平原君列传》。九鼎大吕,古代国家的宝器。后因以为典实,谓一句话即可产生极大的力量。

119、【一言千金】一句话价值千金。常用以形容所言之富有价值。

120、【一言丧邦】谓一句话可以 *** 。

121、【一言为定】一句话说定,不再更改或反悔。

122、【一言兴邦】谓一句话可以兴国。

123、【一言难尽】形容事情曲折复杂,非一语能够说完。

124、【一表人物】形容容貌英俊。表,仪表。

125、【一表非俗】形容人的仪表非比寻常。

126、【一长二短】①指意外的变故。②一五一十,原原本本。

127、【一拍即合】原指一打拍子就合于乐曲的节奏。比喻一下子就能够互相吻合。

128、【一枝一节】①本指树木的枝节。②喻事物之细小部分。

129、【一板一眼】本为民族音乐和戏曲中的节拍,二拍子的叫一板一眼。后即借喻言语行为有条理,合规矩,不马虎。也比喻做事死板,不知道变通。亦作“一板三眼”。

130、【一板三眼】本为民族音乐和戏曲中的节拍,四拍子的叫一板三眼。喻义与“一板一眼”同。

131、【一枕南柯】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载,淳于棼梦到槐安国,娶了公主,任南柯太守,享尽富贵荣华。醒后才知道是一场大梦,原来槐安国就是庭前槐树下的蚁穴。后因以“一枕南柯”指一场梦幻。

132、【一枕黄粱】唐沈既济《枕中记》载,卢生在邯郸旅店中昼寝入梦,历尽富贵荣华,一觉醒来,主人黄粱尚未熟。后因以“一枕黄粱”比喻虚幻的梦想。

133、【一事无成】谓事业上毫无成就。

134、【一来二去】指经过一段时间逐渐产生某种情况。

135、【一虎不河】《诗·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冯河。”《论语·述而》:“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原谓空手搏虎,徒步渡河,喻有勇无谋,冒险行事。后在元剧中以“一虎不河”比喻不顾一切。

136、【一呼再喏】听到一声呼唤即连声应答。表示恭顺。

137、【一呼百诺】一声呼唤,百人应诺。形容权势显赫,侍从众多。

138、【一呼百应】一声呼唤,人皆响应。形容接应的人很多。

139、【一知半见】谓不成熟的一点见解。

140、【一知半解】所知不多,理解肤浅。

141、【一物不知】对某一事物有所不知。谓知识尚有欠缺。

142、【一秉大公】谓言论行事全秉公心。

143、【一往情深】谓对人或事物具有深厚的感情。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桓子野每闻清歌,辄唤奈何!谢公闻之曰:‘子野可谓一往有深情。’”

144、【一往无前】一直向前,无所阻挡。形容不怕困难,奋勇向前。

145、【一命之荣】谓受任一官的荣耀。

146、【一命鸣呼】指死亡。常含幽默诙谐意味。

147、【一肢半节】比喻事物的一小部分。

148、【一狐之腋】一只狐狸腋下的皮毛。常用以喻指少量的皮毛或珍贵的皮毛。

149、【一刻千金】短暂的时间价值千金。比喻时间极其宝贵。

150、【一波三折】指写字笔画曲折多姿。语本晋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每作一波,常三过折笔。”《宣和书谱·太上内景神经》:“然其一波三折笔之势,亦自不苟。”后比喻事多波折。

151、【一波万波】见“一波纟毚动万波随”。

表示很长的时间一个字,哪个字代表时间长度-第1张图片-

152、【一定之规】①一定的规律或规则。②喻已经打定的主意。

153、【一定不易】《淮南子·主术训》:“今夫权衡规矩,一定而不易,不为秦楚变节,不为胡越改容。”后因以“一定不易”谓既经确定不可改变或事理正确不可改动。

154、【一空依傍】指在艺术、学术等方面独创而全不摹仿。

155、【一床两好】犹言一对璧人,谓夫妇两人情投意合。

156、【一草一木】《后汉书·应劭传》:“春一草枯则为灾,秋一木华亦为异。”唐李商隐有《永乐县所居一草一木无非自栽今春悉已芳茂因书即事一章》诗。后亦以“一草一木”喻微细之物。

157、【一相情原】亦作“一厢情原”。指单方面的愿望或不考虑客观实际情况的主观意愿。

158、【 *** 】①一根柱子托起天来。语本《楚辞·天问》:“八柱何当。”王逸注:“言天有八山为柱。”后用“ *** ”比喻能够独力担当天下重任。②泛指山势雄拔。

159、【一轨同风】车轨相同,风俗一致。语出《礼记·中庸》:“车同轨,书同文。”《晋书·苻坚载记上》:“一轨九州,同风天下。”后因以“一轨同风”比喻国家统一,政令划一。

160、【一面之交】谓只见过一面,了解不深。

161、【一面之词】亦作“一面之辞”。单方面的话。

162、【一面之识】谓只见过一面,略有认识。

163、【一哄而起】一下子就跟着行动起来。多含贬义。

1 *** 、【一哄而散】亦作“一閧而散”。在一片吵闹声中散去。亦表示突然、混乱地散去。

165、【一星半点】形容点点滴滴,为数极少。

166、【一品白衫】唐人推重进士,称应进士科者为“一品白衫”。意谓他日可以官登一品,但今日则犹著白衫。

167、【一狠二狠】犹言索 *** ,干脆。多指下极大的决心。

168、【一差二误】指意外的差错和失误。

169、【一差二错】指意外的变化或差错。

170、【一飞冲天】比喻平时默默无闻,突然做出惊人之举。

171、【一班一辈】谓同等,不相上下。

172、【一班半点】犹言一点半点,常暗指男女关系。班,通“斑”。

173、【一马一鞍】比喻一夫一妻,白头偕老。

174、【一马平川】可以纵马疾驰的平原。亦泛称广阔的平地。

175、【一马当先】策马走在最前列。多形容领先,带头。

176、【一根一板】方言。原原本本,一五一十。

177、【一索得男】《易·说卦》:“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王弼注:“索,求也。以乾坤为父母而求其子也。”后因以“一索得男”谓初生得子。亦作“一索成男”。

178、【一致百虑】趋向虽然相同,却有各种考虑。常指虑虽百端,理归于一。语出《易·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孔颖达疏:“一致而百虑者,所致虽一,虑必有百,言虑虽百种,必归於一致也。”

179、【一时千载】一 *** 才遇到一次。极言机会难得。

180、【一时之选】指某一时期的优秀人才。

181、【一时伯仲】谓两人水准才能难分高下。伯仲,指兄弟。

182、【一气呵成】①形容诗文的气势畅达,一次写成。②比喻整个工作迅速完成,毫无间断。

183、【一气浑成】形容诗文首尾贯通,完满自然,不见雕凿。

184、【一笑一颦】同“一嚬一笑”。指脸上的表情。

185、【一笑了之】笑一笑就算了事。表示不予重视。

六、用一个字表示很长的时间

久。久组词有:多久、永久、许久、好久、久仰、悠久、久久、良久、恒久、耐久等。

李广田《或人日记抄》:“以后,隔不多久,就会有这类的事情发生。”金近《黄汽球》:“乌鸦妈妈没有多久,就飞到山腰上了。”

三国·魏·嵇康《答难养生论》:“被天和以自言,以道德为师友,玩阴阳之变化,乐长生之永久。”唐·牟融《寄周韶州》诗:“功业要当垂永久,利名那得在须臾。”

宋·陈鹄《耆旧续闻》卷七:“与君相从许久,苦留不住。”清·黄景仁《夜闻新安江声》诗:“头岑腹块杂呕泄,服习许久方平痊。”

早已仰慕。与人初次见面时的客气话。

唐·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郡神迎路》:“某荆州内外所主之神,久仰使君令名,故相率迎引。”

好了,关于表示很长的时间一个字和哪个字 *** 时间长度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标签: 时间 长度 哪个 表示 ***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